在屠何城精心筹备多日之后,白毅终于在第三天便接到了来自楚国的紧急诏命。
这份由楚王熊章亲自下达的调兵诏书,就是要求白毅率领麾下军队立刻赶赴代地,攻取代地。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整个屠何城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然而,在这片静谧之下,一场悄无声息的行动正在展开。
白毅接到了诏命之后,就迅速召集了三万精锐的虎豹骑,这些身经百战、威猛无比的战士们早已整装待发,只等主帅一声令下。
当月亮高悬于天际时,白毅带领着这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悄悄地离开了屠何城。
他们如同鬼魅一般,融入了茫茫夜色之中,马蹄之上都被裹上了厚厚的布,马蹄声轻得几乎难以察觉。
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只有那渐行渐远的身影最终消失在了黑暗的尽头。
在行军途中,白毅军中的一名将领向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那就是在临行之前突袭燕国的边邑。
这位将领认为,这样做不仅可以作为楚军对燕国的有力报复,同时还能够从那些边邑中征集到大量的粮草,以补充军需。
然而,这个人的提议却遭到了白毅的断然拒绝。
他冷静地分析道:“如今燕国边邑必然已经加强了对我们楚军的戒备,如果贸然发动袭击,即便能够攻破一些小型边邑,所获取的粮食数量恐怕也是相当有限。而且,如此一来,只会进一步加深燕国人对楚国的憎恶和仇视,实非明智之举。”
白毅深知战争不仅仅是武力的较量,更是政治智慧与策略的博弈。
在当前形势下,保存实力、顺利抵达代地并完成使命才是最为关键的目标。
因此,尽管突袭燕国边邑可能带来一时之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冒险行为极有可能引发更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晋国的代地原本乃是代国之所在,然而大约在十年之前,传言赵无恤因为其姐姐摩笈夫人的缘故,代国被赵无恤一举覆灭。
自此之后,这片土地便归入了晋国的版图之中,并逐渐发展成为了晋国防备北方戎族入侵的关键城邑。
现今镇守此地的将领名为赵不凡,此公正是当年与白毅一同肩负起清扫北戎重任的晋国猛将。
他所统率的军队堪称精锐中的精锐,足足有两万人之众。
不仅如此,军中还有五千名由晋国费尽心力精心编练而成的骑兵部队。
此时此刻,晋楚两国已然展开了全方位的激烈战争。
在晋国兵力紧缺的时候,而这赵不凡之所以要领着这般庞大数量的大军长期屯驻于代地,其目的绝非仅仅是防御北戎那么简单。
实际上,他们内心深处最为忌惮的,当属驻扎在屠何的三万楚国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