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油面上来了,葱花味混着浓浓的油香味,令人食指大动。
莫水鸢迫不及待吃了一口,偏清淡的口味,吃了却是唇齿留香。她赞道:“味道不错,你也尝尝。”
谢私霈尝了一口,“的确不错。”
两人边用饭边聊天,看着就像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对小夫妻。虽有人惊叹两人相貌好,但也只是偶尔瞧上两眼心里羡慕两句。
故而,除去方才的一句“用膳”外,两人并未再引起众人的注意。
实则,两人却是在时时刻刻注意着众人的动向。
方才提到“用膳”时,有几人反应最大,这其中存在两种可能。
其一,性格使然。其二,该是他们“用膳”的时候了,所以时刻惦记着,这才会一听到就有了反应。
那几人吃了面,又聊了会儿天,看了一眼天色,嘴里嘀咕着,“差不多该去了。”
不多时,几人付了钱,纷纷起身往外走。
谢私霈状似不经意地付了钱,也同莫水鸢往外走。
一行人行色匆匆,钻进巷子,一通七绕八拐,若不是莫水鸢同谢私霈一路紧跟,中途就要跟丢了。
再往前走,却是柳暗花明,视线敞亮,一座未完工的建筑呈现在两人跟前。
这是一座普通的宅院,并不很大,可容几百余人,还处于修缮状态。
方才那喊着“用膳”的几人,轻车熟路地走过去。有个人坐在那儿,见到他们,问了句什么,便取出薄子在上面落了一笔,几人便进去了。
除去这几人,周围还有不少人。手里拿着各种施工的工具,或是搬运石块,或是运沙包,或是敲敲打打,一片忙碌。
看到这里,两人悄无声息地转身离开。
莫水鸢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他们所说的用膳。可,建房就说建房,为何要说用膳呢?”
谢私霈摇头,亦是困惑。许是还有未解之谜。
正巧这时有位小哥过来,行色匆匆,想着也是赶来“用膳”的。
双方打了个照面,那人吃惊,“这不是莫大夫吗!”
莫水鸢定睛一看,是白日娘亲倒了的那位男子,可真是巧了。她冲男子微笑示意,男子问道,“二位这是,也来用膳?”
“不是,我们二人正好路过此地。”想着这男子是个孝子,本性该不坏,或许可以从他这里打探消息。
“小哥,你说的用膳,便是建房吧?”
“是了,不过二位怎会如此问?”小哥楞了下反应过来,“哦,二位是外地人吧,这么问也就不足为奇了。”
见他愿意说,莫水鸢便继续追问,“是的,我们夫妻两从外地来,对这卢唐县诸多事情不大了解,还望小哥解惑。”
这些事,县衙大人曾说过不必向外人多言,可小哥想着,白日里这位大夫还救过自己的娘亲,可是他们的救命恩人,稍加顾虑片刻,便就说了。
“是这样的莫大夫,我们卢唐县的百姓都会来这里帮忙建宅,人一到这,就会有人送来白粥点心,算是犒劳。”
“那这用膳一词是因为……”莫水鸢欲言又止,大抵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