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闻奏事是科道言官的权利,一句话概括就是可以道听途说,不加印证也不必署名便写成题本送达通政司。
换言之,这是朝廷给予科道的极大权力,初期对于整肃吏治起到了极佳效果,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权力就成了党争工具。
发展到现在,以致于内阁重臣在收到科道弹劾,哪怕明知不符事实,也要向皇帝提出辞职或避居在家等侯调查结果。至于皇帝批不批准则是另一回事,倘若连这态度都不肯做,那重臣所遭受的舆论风暴必然更大。
因为,这是对整个科道的藐视了,是清流之共敌。
准确的说,大明朝的科道清流们把控了整个国家的“媒体”,所有的声音都是从他们嘴里发出。
而清流的外围各种读书社则是“自媒体”,京师一有风潮,各党外围随之开动,瞬间便能传遍天下。
朝廷大事,老,曾剔头组湘军时是不是参考了东林党。
因而,对付东林党其实很简单,就是学张居正对付科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你李三才不是要入阁么,五党费了那么多力气,还派人到凤阳搜集李三才贪脏证据,却始终不能有进展。
这说明什么,说明东林党防着呢。
既然正面攻不破,那就侧面来,风闻好了。
说起来,五党也是帮废物,都被东林打成那样了,还守着官场规矩,事事给自己弄个束缚,放不开手脚,活该最后被东林党打成龟孙。
对此,良臣对五党是十分的鄙视。
其实,这件事,他也是想当然了。
五党和东林党一样,都是科道清流为主,他们的风闻权力可以对付东林党,可东林党同样也能一成不变对付他们。
论科道人数,东林党还占着上风呢。
科道老窝都察院,东林党可是占了六成。
大家都来风闻,都来污蔑,可以,人多欺负人少,到时看谁的弹章多就是。
谁个屁股干净?
五党没这个魄力,杀敌八完,良臣哈哈一笑,“田镇抚,咱家老家有句话说的好,叫爱拼才会赢啊。”
爱拼才会赢?
田尔耕听明白这话的意思,却仍是有些踌躇,许久低声说了句:“李大相公乃朝中名人,又是东林巨擎,单是风闻怕不能奏效。”
“风闻不行,就罗织成罪,酷法拷讯,咱家就不信这名单上的人个个嘴硬如铁。”良臣冷笑一声,“又不是让镇抚大人去抓李三才…这种事,田镇抚懂的应该比咱家多才是。”
……….
感谢三只猫的花老三大佬两百元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