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顺利地达成一致意见,均同意跟超市合作,签订供货合同。
“支书,没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
李兰花脸上隐隐透露出疲惫之色。
“兰花,工作重要,身体也要紧啊!”
老支书叮嘱着,送李兰花出了门。
“支书,那我们也回去了。”
时间不早,关红书抱着关佳琪告辞。
“红书,你等一下。”
关老支书喊住关红书,脸色严肃。
“爷爷,咋啦?”
关佳琪担忧地问。
“今天,李庆晨来找我,他想让我跟你说说,能不能用他们厂子产的纱锭。”
老支书的脸色略显为难。
关红书和关佳琪对视一眼,均在心里嘀咕,这李庆晨还真是锲而不舍啊。
“爷爷,不是我爹不肯帮他,而是咱们厂子实在用不上他家的纱锭啊。”
“要不然,让他改进一下生产工艺,只要他生产的纱锭符合咱们厂子的标准,且不高于市场价的话,我们保证优先使用他们的。”
关佳琪知道关红书碍于老支书的情面,一定不好意思拒绝。
但她可不能在这个关键事情上,送人情,危害自己的利益。
关老支书原本还想劝劝关红书,但关佳琪这番话,何尝不是合情合理?
“就真的不能用一点吗?”
“他也是咱们村的,也给咱村创造了就业机会。要是能帮一点,也行啊。”
“爷爷,不合格的线,咱是一丝都不能用,这个是保证咱质量关的底线。”
关佳琪严肃的拒绝,倒让关红书有点不好意思起来。
“支书,要不,您还是劝劝李庆晨,让他们改进一下工艺吧。”
“哎,一条流水线最少十几万,哪里那么容易说改就改呢。对了,李庆晨说,你提过有家粗布厂愿意用他们的纱锭。能不能给个联系方式?“
关老支书实打实的想为村里人解决困难,一脸的操劳。
“嗯,成,我留个电话和地址,您交个他吧。”
关红书拿着纸笔,写下联系方式,才带着关佳琪回家。
第二天,李庆晨一早就去联系了粗布厂。
关家庄纺织厂顺利地跟超市签了约,也按约定供了货。
关红书做梦都没想到,超市的销售能力远远超过了供销社。
厂子的机器,日夜连轴转,都开始满足不了需求。
“爹,你赶紧想法子,再去订购一批新的生产线吧。我觉得再过两年,咱们的生意只会越来越大。”
关佳琪啃着鸡腿,好心地提醒着。
虽然,当初唐副市长就表态要给予更多的支持,但关红书脸皮薄,总觉得目前的产能还不饱和,不需要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眼下,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他们实在忙不过来了。
可关家庄的地方就这么大,上次已经尽量批了最大的厂房用地出来,再想扩张,没有建设用地,也很难实现。
“爹,我觉得,咱们的格局应该再大一点,不能只盯着关家庄这一亩三分地。”
“双宋乡这么大的地方,咱也可以搞一个乡镇集体企业嘛。”
“有咱关家庄纺织厂做榜样,我相信,双宋乡纺织集团,也很容易建立起来的。”
关佳琪啃完了鸡腿,用鸡骨头,敲着碗边,志得意满地说。
“你说的,我不是没想过,但总觉得,双宋乡这么大,大家又不了解我,合作起来,怕不够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