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黄三定下第二天收割的时候,虽然他们心里有准备,但村里还是炸开了锅。
特别是村里一群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跑到村集体骂骂咧咧。
有的甚至指着黄三的鼻子骂。
“你这还没当到一年的村长,怎么种庄稼都忘记了?这稻谷还没有成熟就开始收割,你脑子有屎啊?”
“我老头子也不怕犯错误,我就知道,收割早了,稻谷会减产,那都是粮食啊……”
这群人都是田里有名的庄稼把式,按照他们的经验,就算这几块稻田成熟早一点,这也比正常收割早了十天。
十天,这哪怕欠收一成,整个村那么多稻田,这算下来要减产多少粮食?
这些粮食又能养活多少人,所以这些老庄稼汉,一个个跳起脚来骂黄三。
还有些去找孙瞎子以及赵杰的,可他们啥都没说,反而带头去收割稻田。
村干部都带头下田地收稻谷,剩下那些跳起脚骂的,此时也哑口无言。
有人在一边小声嘀咕。
“早点收也好,家里都没米了,早点收,早点分粮食。”
这声音虽然小,却也说到了大家心坎里,对呀,早点收早点分粮食。
吃到嘴的才是好东西,天天饿着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
很快,也有人行动起来,跟着黄三和赵杰他们一起下地,剩下的张建国也吆喝了一声。
喊着大家拿起镰刀,下地干活,此时日头虽然很大,但是看着沉甸甸的稻谷。
村里人都干得很有劲儿,偶尔也会有些小插曲。
稻田里有扑通的声音响起,蹲在田埂上的点点,一下子跳进了稻田,有人在一边惊呼。
“有秧鸡……”
秧鸡和野鸡有点像,但是个头更小一点,一般都是躲在稻田里安家。
每年割稻谷的时候,都能抓住不少秧鸡。
这种秧鸡一般有一斤多重,身上的肉质很鲜美,不管是炖还是炒,都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家里的土鸡舍不得杀来吃,要是能抓到这种秧鸡,那就有口福了。
可毕竟人的速度,也没有秧鸡跑得快,所以能抓到秧鸡加餐的人不多。
但是点点的速度快,反应更快,一听到动静就冲了过去,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
他已经叼着扑腾的秧鸡,跑到了张建国的面前。
张建国看着点点这模样,摸了一下他的头。
“行,晚上炖鸡给你吃。”
也许是听懂了张建国的话,点点屁颠屁颠的,继续在田埂上打转。
但凡听到一点动静,点点就跑进进田里。
人多力量大,这么多人,分散在几块田里,很快把那几块稻田给割完了。
按照习惯,稻谷割完后,要放到田里暴晒几天,然后才被拖到打谷场,用石磙碾压。
以前都是用牛,现在有了拖拉机,那可是派上大用场。
张建国打算到时候,直接用拖拉机拖上石滚,在道场上碾压稻谷。
只是这边晚上还没来得及把稻谷送到打谷场上,就出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