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为陛下贺!”
江离自是不例外,微微躬身,神情自若跟着众人附和。
实际上这消息他比柳吟还早知道,自然谈不上多惊讶了。
“众卿皆平身吧!汝等皆言此仗全然仰仗朕之洪福?然汝等可知,定远侯呈于朕的这捷报之中,所罗列的军功,其中首功是为谁请的吗?”
在阵阵祝贺声中,柳吟缓缓静下了心绪,微微抬手道。
而这个问题刚一出口,就是难倒了一众朝臣。
大殿之中一时寂静无声,众朝臣面面相觑。
过了片刻,还是礼部尚书孙清率先出列,恭敬地说道。
“陛下,臣以为此首功当为大军所请。此仗乃是全体将士齐心奋战,抛头颅、洒热血,方能得胜。那军功册上的每一项,皆是万千将士用命换来,这首功当归于大军,以彰其英勇无畏,激励士气。”
只是他这话声一落,此起彼伏地又冒出了数道声音。
毕竟谁也说不准如果猜对了,会不会惹得柳吟一高兴,从而得到一定赦免。
“陛下,臣却有不同看法。不管这首功是为谁而请,定远侯在此次战役中的谋划调度之功不可磨灭。战场上瞬息万变,若没有定远侯的英明指挥,大军即便英勇,恐也难成此大捷。定远侯当居首功。”
听着下方此起彼伏的争论,柳吟嘴角微微勾勒。
就这劲头,
不过眼前的这一幕,却是她想要的场景。
“行了!你们也不用猜了,况且你们说的就没一个对的。”
她只微微一抬手,便压下了殿内嘈杂的议论声,完事接着开口道。
“定远侯因此前戍边失利,祸及东夷百姓,深知罪责难逃,只在捷报中向朕请了罪。但朕还是决定让其功过相抵,暂领原职,留待他日之功再赏。至于你们口中的三军将士,此首功,便是整个东夷大军为其所请!”
话落,她高举起了手中捷报,目光扫过了在场众人,最后目光落在了江离身上。
“三军将士所请?此功劳竟能越过各级将领,直接为一人请功!这究竟是多大的功劳?”
下方的低声议论更激烈了,能让三军将士集体请功,这得是让三军将士都信服的功劳啊!
可是又有谁能担此功?众人就要想破脑袋时,忽得在脑海中浮现出了一种可能性。
刚想到此处,他们的目光就纷纷朝着江离看了过来。
不是吧?再看一眼柳吟。
得!没跑了!当初江离献出灌钢之法时,他们就应该猜到的。
而这会儿的柳吟也不卖关子了,当即缓步走下主位,朝着江离靠近了过去。
“或许诸位已然有所猜测。此前,凉王献于朕一种灌钢之法。此方法堪称神妙,产钢效率远超平常工艺,达到了十倍甚至百倍之多,而且所产钢材质量上乘,大齐的兵器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兵器司得到此法后,日夜赶工,短短半个月余,便率先为整个东夷大军配备了钢刀钢甲。正因如此,东夷大军才能在此次战役中,以极小的伤亡,在极短的时间内,大破大齐军队,成功收复失地,稳固了我朝边疆。”
柳吟那铿锵有力的话语声在大殿中不停回荡。
她的脚步终于在距离江离仅寸许之地停住。
周遭一片寂静,唯有众人此起彼伏的呼吸声。
在一道道满含错愕与震惊的目光聚焦之下,她缓缓伸出手,轻轻牵起了江离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