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浑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除了点头还能说什么呢?
可是李皓宸的话还没完:“我会写一本练兵手册给你,你就按照我写的来练,保证能练出一支精兵出来!”
王浑一听,还有手册?那行,自己按着手册来练不就行了?也就不再做声。
李皓宸从军营中出来,没有返回县衙,而是来到了城中的铁匠铺。
如今的铁匠铺已经不能称呼为铁匠铺了,这在李皓宸眼里,这就是冀县的武器研发中心,他将全冀县的铁匠都聚集到了一起,分出民用和军用两档。
民用的就是专门为百姓们打造农具之类的东西,如今冀县开荒如火如荼,正是需要大量工具的时候。
而军用则是专门为军队打造兵器的部门,冀县军的兵器大都是原来的私军自己铸造的兵器,少部分是武库里的兵器,但是在与典满的魏军一战后,李皓宸才发现这些兵器与魏军的兵器比起来,质量上却差了许多。
双方兵器用力碰撞,断掉了往往是冀县军的兵器。
这也让李皓宸知道了冀县军的武器与魏军是有代差的!
这打仗最根本的问题是后勤,可是关键的却是兵器,在冷兵器时代,在双方战斗意志相当的前提下,谁的兵器破甲性能最好,谁的武器最硬,谁的防御最硬,谁就能取得战斗的胜利!
真以为一汉当五胡是说的是汉人悍勇吗?汉人悍勇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汉人远超过胡人的装备才是关键!
武装到牙齿的汉人与除了一把青铜刀之外,就基本没有其他装备的胡人对敌,别说五个了,就算再来五个,也不会是汉人的对手!
所以铁匠铺就成了李皓宸重点关注的对象。
只是来了之后,他却皱起了眉头。
如今铁匠铺使用的铁矿都是冀县附近的褐铁矿,这样的铁矿含铁量太低,要想打造出一把刀需要两三百斤的褐铁矿,产量低不说,生产出来的兵器也太脆,生产农具使用还凑合,可是用来制作兵器却压根就不能用!
虽然有世家从蜀中运来的赤铁矿,这样的铁矿是用来制作兵器最好的原料,但是毕竟路途遥远,量并不大。
这让李皓宸想要尽快打出兵器的想法陷入了破灭,虽然将魏军的兵器都收了起来,融了重新打造兵器,却也只打出了三百多把环首刀而已。
李皓宸总不能让自己的士兵拿着木棍去前线拼命吧!
要解决这个问题,打造的手法还是其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原料的问题。
冀县的南边是秦岭余脉,北边却是六盘山余脉,李皓宸却记得在秦岭有大量的磁铁矿和赤铁矿,就是不知道这秦岭余脉里有没有这种矿石。
他已经拜托杨歧安排了一些懂得探矿的老师傅前往查探,同时也告诉了诸世家,若是能运送铁矿回来的,所有货物的单价都低一成!
不过这都是未定之事,他如今却要在有限的资源前提下,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来到铁匠铺的李皓宸,立刻将一众铁匠都招呼到了一起,直接就说出了自己想好的鼓励政策。
“诸位师傅,如今咱们县的情况诸位也知道,本县里如今有人马一千五百之众,可这兵器却还只有三百,如此如何能打仗?还请诸位多想想办法,解决一下兵器不足的问题!”
李皓宸说的是情真意切。
一众铁匠却是面面相觑,过了片刻,一名年纪较大的铁匠师傅苦笑着说道:“县尊,不是我们不想办法,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等就算有办法,但是没有铁矿,却又能如何?县尊,还是先想办法弄来铁矿吧,不然就算是欧冶子复生,恐怕也没有办法!”
李皓宸认得说话的这个师傅,这位师傅名叫项老三,老家可以追溯到霸王项羽,扳到冀县已经十代了,做铁匠就做了六代,算得上是冀县铁匠师傅里的老前辈了,冀县铁匠看见他,谁不尊敬一声项三爷?
见他发话,一众铁匠却齐齐附和了起来。
李皓宸也知道这位项三爷说的是实情,却是轻叹一声。
“项师傅,我也知道诸位为难,这样,只要诸位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我必有重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