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脑袋里满是猜测。
就是不愿意相信李晓是真心的。
几人吃完馄饨,李晓就跟着老杨去官府盖章了。
李少阳和孩子们则留在摊位。
李远忍不住问:“爹爹,我们什么时候去京城?真的要在这里摆摊做生意吗?”
“快了,爹还有一件事没做。”
李少阳眼中深邃,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远想到李晓,“爹,我们去京城找亲娘,会带上娘吗?”
“为什么不带?我才不要亲娘。”
玲儿最近总要和哥哥吵架。
因为哥哥总要分开她和娘亲。
眼看着玲儿就要生气,李远就说:“带着吧,她做饭好吃,以后留在家里做饭讲故事。”
“哼。”玲儿撇嘴,不满地转头。
李少阳静静看着俩孩子。
心里不免有主意。
带李晓进京是不可能的,她只会和李家一样给自己添乱。
况且,京城那位是绝不会允许玲儿叫李晓娘亲的。
……
半个时辰后,李晓回来。
和老杨商议了需要置办的东西,就跟着去找木匠。
只需要再做一个板车做放分面的东西就好。
县里这种固定的摊位。
在歇业的时候也需要拉走的。
李晓和老杨说好了,以后这些东西就放在他家里,老杨也乐意,毕竟李晓可愿意花五两银子雇他。
筹备了一天,李晓打算在县里住下。
明日唐家送货的马车会将米粉顺路送过来。
不用来回去取。
老杨得知几人要住客栈,提议道:“我家正好空着一间房,不如夫人住我家吧。”
“这怎么好?”
李晓不想麻烦。
老杨这人本本分分的,自己也不想占他便宜。
“夫人要是不弃我家药味大,就住下吧,也方便。”
李晓想了想,最终答应了。
顺路还买了些菜和点心作为礼品,总不能白住。
一进门,扑面而来的苦涩。
这绝对是一个长期服用中药的家庭,几乎将这里都腌入味了,甚至在门口就隐约闻见了。
“咳咳,老头你回来了。”
房内走出一白发婆婆,骨瘦如柴,脸色苍白。
这是老杨的妻子吴氏。
如今也不过四十光华,却被生活的苦难蹉跎成了这样。
“老伴,这就是盘下咱们摊位聘请我的李夫人。”
老杨介绍着。
吴氏淡淡笑着,“夫人你好啊,那我这就去准备饭菜。”
“不用麻烦了,你们就叫我李晓就好,我带了菜和一些点心,咱都是本份的平民,今天的饭菜我来给大家做,就别讲究这些了。”
李晓实在心疼这家的遭遇。
李远也罕见的安静。
大概也看不得如此可怜的一家。
吴氏咳着,“你是来做客的,怎么好让你做饭呢。”
吴氏坚持要去厨房。
李晓示意孩子们去拦下。
玲儿和李远也很配合地上前,“伯娘,我娘做饭很好吃的,我们扶着您去房里吧。”
很快,吴氏也抵挡不住孩子们进了房间。
她们本来就是疼爱孩子的人。
只可惜自己的孩子身体不好,根本没感受过膝下有子的快乐,如果有,那也忘了。
老杨不知不觉红了眼眶。
“杨大哥,我记得你说你儿子是体内有毒?”
李晓问道,心里有个主意。
老杨点头,“是啊,大夫说是胎毒,没得治。”
没得治吗?
李晓忽然想到了自己解百毒的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