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2章 府地旧事(1/2)

第242章府地旧事

转眼上元节已过,二月二龙抬头也随之过去,赵煦御驾亲征离开东京已经一月有余。

这时冬去春来,万物萌生,小草吐芽,天空有雨。

赵倜走在京城的青石板巷中,阿朱在一旁打着浅绿色画着水仙的油纸伞,童贯于后跟随,朝开封府衙而去。

赵倜刚往了白战家里一趟,白战住在这条名为和义巷的胡同之内。

虽然只是一条小胡同,但却修建得平整,与其它脏乱的巷子不同,还有石板铺道。

这条巷子里的宅院也都整齐,看着仿佛同时建设,颇有章法,不似那些民宅,高低参差,各凭心意。

这条和义巷是开封府军巡司的公宅,仁宗朝时兴建,赏赐军巡司的巡使、判官及

只要后代绵续,又不违法犯科,那么朝廷就不收回这些宅子,给其一直居住,但不能售卖。

这种专门给军巡司的福利待遇,只在仁宗嘉佑元年有过那么一次,其后再于军巡司当差的人,则无获得。

那年包拯任权知开封府事,破了不少奇案,军巡司的官员立功极大,也损失惨重,仁宗皇帝感念这些人忠勇,是以特例建此公宅赏赐,不然以军巡司的等级,是没有此种恩典的。

东京居,大不易,尤其内城寸土寸金,这和义巷位置又好,距离开封府衙极近,便成为了当年那批军巡司官差后代的安身立命之所。

白战的曾祖父任过开封府右军巡使,在嘉佑元年的一场大案之中,身先士卒,不幸罹难,获赐了这里一座宅院,家人一直住至如今。

左右军巡司是开封府的左膀右臂,开封府办差、破案、抓人、维护东京城的日常治安,都是左右军巡司的职责,而府内的衙役只管里面开堂,不管衙外事情。

赵倜到此是因为白战的妻子白丁氏生产,摆了满月酒,过来问候一番。

因为不想大张旗鼓,惹人耳目,就没有坐车,带了阿朱和一些手下步行。

这时用饭完毕,他与阿朱童贯离开,叫周侗苏大等人继续吃酒,打算往开封府衙走一走。

这时的权知开封府事名为路昌衡,进士出身,曾任过江淮发运、陕西转运副使,知过广州,徙过荆南,再徙潭州。

赵煦亲政之后加直龙图阁、叫他知庆州,就在去年召为卫尉、大理卿,迁工部侍郎,续以宝文阁待制权知开封府。

这人是墙头草,一方面赞成新法,一方面又和司马光等来往密切,前些年几经罢贬,宦海浮沉,终于熬至了京官,且是知开封府这种重要位置,算是修得功德圆满。

但这个人性格上很有些糊涂,赵倜记得再过两年这人因为犯错,便又被赵煦给贬官徙外去了。

后来赵佶上位的时候,这人继续官职反复,升升降降,居然又做了一次知开封府事,也算奇迹了。

这时天上小雨依旧丝丝缕缕,如泣如诉,前方府衙在望,走过去后,阶上站岗军丁急忙打开大门,有的举大伞下来迎接,有的跑往里面通报。

赵倜负着双手进入衙中,阿朱收了油纸伞好奇观望,开封府并非直进就是公堂,而是一个庞大的宅落。

里面有戒石、左右厅、左右军巡院、大堂、议事厅、梅堂、清心楼、明礼院、英武楼、校场等大大小小几十个所在。

此刻阿朱瞧向树立在正厅前方的巨石,这就是戒石铭,南面镌刻公生明三字,北面刻着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绕过戒石铭,便是开封府的公堂,是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审理要案的地方。

一旁不远梅堂,则是传说包拯倒坐南衙,智勘灰阑记等审问奇诡之案的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