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十节度使
在东京外的军营里面,十节度使纷纷的聚在一起,互相嘘寒问暖,互相问候着对方的身体。
他们十节度使当年也都是至交好友,而且都还是大有来头。
他们十人分别是河南河北节度使王焕,上党太原节度使徐京、京北弘农节度使王文德、颍州汝南节度使梅展、中山安平节度使张开、江夏零陵节度使杨温、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陇西汉阳节度使李从吉、琅琊彭城节度使项元镇、清河天水节度使荆忠。
这十节度使,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想当年,他们可都是威震山林的一方豪杰,那叫一个威风凛凛啊!后来,哲宗皇帝下诏招安,这些人便纷纷归顺了朝廷。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他们终于都坐上了节度使的高位。
宋江对这十节度使那可是崇拜得很呢,只可惜,他可没有人家那么硬的背景啊!
这十节度使之首,便是那王焕。此公年逾六旬,堪称老大哥了。平日里,其余九人都对他敬重有加,以他马首是瞻,足见其威望之高。不过呢,这王焕年轻时也是个风流人物,故而人送外号“老风流王焕”。
再说说那韩存保,他的来头可就更大啦!他乃是太师韩彦师的亲侄子,这背景,在十节度使里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可以说,这十节度使能有今天的地位,韩彦师可是功不可没啊!
想当年,这韩存保文不成、武不就,连个举人都考不上,更别提武举了。没办法,他只好投身绿林,当个山贼。好在后来朝廷招安,他这才摇身一变,当上了官。
至于其他的节度使嘛,也都各有各的故事。像那清河天水节度使精忠,就跟其他九人不太一样,具体有啥不一样呢?就是荆忠缺少故事,仿佛就是里面凑数的一样。
王文德面带凝重之色,率先开口说道:“这梁山泊可真是不简单啊!竟然能将我们老哥几个都凑到一起,看来这一次绝对是一场硬仗啊!”
王焕闻言,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微微一笑,说道:“硬仗好啊!老夫已经很久没有打过硬仗了,这次正好可以活动活动筋骨,好好会一会这梁山泊的好汉们!”
项元镇紧接着说道:“我倒是和梁山泊挨得比较近,对这些贼寇也略有耳闻。他们可不是浪得虚名之辈,确实相当强悍啊!”项元镇的地盘就在琅琊,与梁山泊相邻,自然对其情况比较了解。
“没错,”徐京附和道,“这个徐骏可不简单,他本是徐州沛县的县尉出身,却占据了梁山泊,还屡次打败官军。上一次童贯率领的十万大军,都被他打得全军覆没,可见其实力之强。”
“沛县?”李丛吉突然想起了什么,说道,“这可是当年汉高祖刘邦的起家之地啊!”
荆忠听后满脸都是不屑的神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嘲讽的笑容,说道:“这又能怎样呢?这徐骏难道还能成为刘邦那样的人物不成?”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徐骏的轻视和不以为然。
听到荆忠如此说,其他节度使们面面相觑,都没有接话。一时间,场面陷入了尴尬的沉默之中。
杨温见状,打破了沉默,开口问道:“梁山泊到底有多少兵马呢?我们十五万大军与他们交战,胜负又会如何呢?”他的问题让众人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大家都开始思考起这个关键问题。
徐京摇了摇头,苦笑着说:“这个我可就不知道了,我觉得梁山泊的实力应该比田虎要强很多啊。”他想起去年自己被田虎打得连连战败的经历,心中不禁有些发憷。要不是高俅要征讨梁山泊,点了他的将,他恐怕早就被撤职查办了。
梅展突然插话道:“你们说梁山泊接下来会不会接受招安呢?”他的话引起了其他人的兴趣,大家开始议论纷纷。
说到招安,这十位节度使可都是老前辈了。他们在绿林里闯荡多年,深知把事情闹大之后,最终的目的往往就是招安。
项元镇摇了摇头,叹息道:“这可就不好说了,不过这梁山泊闹得可比我们当年大多了,他们居然杀了高俅的儿子呀!”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梁山泊的忌惮和担忧。
李从吉轻抚着那有些花白的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对徐骏这个年轻人倒是颇感兴趣啊,竟然能闹出如此大的声势来。”
项元镇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笑容,对着王焕说道:“王焕老哥,我认为梁山泊那帮人可不好对付啊,他们里面的猛将众多,实力不容小觑呢。”
然而,荆忠却对梁山泊不以为然,他一脸不屑地反驳道:“项兄,你未免有些过于多虑了吧。梁山泊就算有几个所谓的高手,那又如何?他们之前所击败的不过是些草包、烂兵罢了。这一次,他们要面对的可是我们十节度使,可没那么容易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