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当曹金鹏等人在讨论是否合伙收购鸿星电动车厂的时候,大盛资本的詹姆斯和浦宇集团的崔忠贤也在讨论这个问题。
“每年百分之十左右的投资收益,是不是有点低啊!”
崔忠贤似乎不太情愿投资鸿星电动车厂,毕竟,他旗下的几家公司正在跟李氏集团竞争,现在收购了这家公司,可以让李氏集团获得一大笔的资金。
对方手里有了这么多的资金,很多竞争就成了一种毫无意义的拼消耗,得不偿失了。
原先也许还能有一丝希望,可这笔交易一旦完成之后,针对李氏集团的竞争就变得毫无希望了。
詹姆斯微笑着摇了摇头:“对我们大盛投资这种体量的资本来说,每年可以拿到10%左右的稳定收益,已经超过了大多数投资人了。
更何况这家电动车厂的销售正处于上升期,随着华夏经济的发展,以后还可以稳定增长,甚至还有股票增值的机会,这绝对是一笔比较划算的交易。
搞得好的话,整体的投资收益率也许能达到20%,这已经是投资领域最顶级的收益水平了。”
“可是,两轮电动车厂的发展前景比较一般,市场规模也不算很大。”崔忠贤还想要劝一劝,希望阻止这场交易。
詹姆斯似乎明白崔忠贤的想法,微笑着说:“崔总,你们高丽人的心胸能不能开阔一点,在商场上,没有永久的朋友,但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即便是竞争对手,也未必不能合作。
另外,即便是我们大盛资本不投资他们,相信也会有别人对这家工厂感兴趣的,那个年轻人照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
至于你们浦宇集团,现在华夏的房地产市场这么好,好好的投资一下房地产不好吗?非要去跟李氏集团挤同一个赛道,本来就是很不明智的。”
“那你们大盛资本为什么不大力投资房地产?”
“我们大盛资本的规模,可不是你们浦宇集团能比的,因此,我们需要分散投资,降低系统性风险,找一些除房地产以外的稳定投资收益。
而制造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李氏集团抛出的这家电动车厂,更是制造业领域里的优质企业,我们怎么可能会错过这个机会。”
“可他们的整体报价要200个亿,您不觉得这个价格有些贵了吗?”
“做生意肯定是要讨价还价的,根据他们提供的财务表报,他们去年的营收为150多亿,净利润为15个多亿,因此,150亿到160亿这个区间,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
如果对方愿意把价格降低到这个区间的话,应该可以跟我们完成这笔交易。”
“可我们该怎么办?如果一下子给李氏集团注入了这么大一笔资金,我们目前跟他们的竞争将变得毫无价值。”崔忠贤有些无奈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很简单,既然毫无价值,那就要学会舍弃,你看人家李总,那么好的优质项目,一旦不符合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直接就会毫不留情的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