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2章 钱就是用来砸军队的!(1/2)

大夏在南方,南方如果要打败北方政权,就必须有战马。

骑兵数量不够,注定只能防御。

也就是像现在这样,在三镇修建军事堡垒。

即便打赢了,也无法进攻,就像去年的秦州之战,魏国三郡被打崩,相当于魏国西线的边防军已经瘫痪。

但韩世忠却在秦州与赵州边界停下来,不是他不愿意进攻,而是缺少规模化的骑兵。

没有规模化的骑兵辅佐步兵大军团,一旦深入敌境,很容易被对方的骑兵军团快速突袭、切割,造成各军士气大乱。

现在夏魏议和,至少有三年的时间不打仗。

按照这个时间节奏,骑兵至少训练一年,也就是说他有两年时间去筹备战马。

目前大夏的总战马数量也就一万匹左右,秦州规划了一部分,宋州留了三千,徐州也就一千骑兵。

公孙赞说道:“陛下,今年要制造铁甲十万副,每一副铁甲造价大约70两,铁甲需要700万两。明年和后年,各自都需要十万副。另外骑兵铁甲计划是三万副,每一副100两,需要三百万两。”

李彦问道:“我们假设两年之后,精盐被民间破解,魏国和晋国都掌握了精盐技术,魏国和晋国用半年多时间扩大生产,追赶上来。这两年多时间,我们可以通过精盐赚多少钱?”

“臣刚才说过,今年我们可以赚600万,明年预估可以赚1000万两,受限于产能,1000万两是我们的极限。”

1000万两实际上已经非常多了。

即便是在完全官方垄断的大宋朝,一年靠盐的收入也就三百万两左右。

盐这个东西,走私太常见,无论官府怎么禁止,都会有走私。

而李彦之所以能赚到1000万两,是因为技术的垄断。

“也就是说,这三年之内,精盐赚的钱,是可以覆盖铁甲、战马的花费的。”

“是的。”公孙赞说道,“但这不算每年固定的1500万两军费开支,就说今年,精盐赚600万两,农税收取1000万两,商税收入是300万两,布匹和丝绸赚取800万两,一共是2700万两。加上朝廷各项开销,这个收入其实是不够的。”

“银行呢?”李彦问道。

公孙赞回答道:“算上新的土地政策贷款,以及商业贷款,银行目前已经就贷款出去6000多万两,一年的利息收入有600万两。”

“还不够吗?”

“目前地方编制还在增加,官员一年的俸禄总额已经达到400万两。今年朝廷在南海商社投资100万两。陛下前几日又跟臣提到要在辽东的确设立一个据点,就算这个据点花费不了多少钱,可目前海线扩张,那个朱益仅仅火炮的数量就上报了一百万两,还不算火药,按照这个配比,火药的花费至少是两百万两,而且是一次性消耗完。”

“火药的价格是可以继续降低的,每斤的价格可以降至2两。”

公孙赞一听,顿时愣住了,忍不住诉苦:“陛下,去年的火药一斤是55两白银,陛下您说要降至2两,这不太可能吧。”

“上次陈凌跟朕说什么硝田制硝法,可以大大降低硝的成本。”

“那只能解决五分之一的需求,还有一大半必须依靠开采硝石。”

公孙赞说的倒不假,在李彦穿越之前的那个时代的古代,明朝是黑火药的巅峰,一斤火药也需要一两银子。

同时代的欧洲更贵,一斤火药需要二两银子。

李彦就按照黑火药巅峰的两倍价格来算,而且这个世界的粮价比明朝贵接近一半。

这可能和货币更加充足,引起的物价高有关。

那一斤火药二两银子,似乎也不算过分。

“去鄯州开采硝石一事,朕已经跟姬清颜打过招呼,她会派人前来协助,但兵力需要我们自己出。”李彦说道,“去鄯州的人韩世忠也推荐了,火药成本一事,你就不必担心了。”

“是。”

“上个月不是刚给红夷人调运了十万匹丝绸,十万陶瓷吗?”李彦又道,“这海线的利润,超乎想象。”

“南海毕竟是蛮荒之地。”公孙赞道,“红夷人数量不多,又能买多少呢?”

“此事暂且不议,先按照目前的计划进行。钱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派人去买马!”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