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救援
大雪纷飞,凤阳府东南四十余里,一支万余人的部队正在缓慢前行,俱是步卒。旌旗密布,林林总总树了很多,大部分是明军的旗帜,其中最大的“马”字十分显眼。
部队的前方,则是一个骑马的老将,满脸发白,头盔也有些积雪,但双眼有神,望向远方!身后的军士也是精神十足,努力前行。在这样大雪纷飞的时候,还在如此行军,可见这支部队意志的顽强。
老将军左侧的部将道:“将军,此地离凤阳府不过四十里,传言清军围城,或许哨骑就会有消息!”
而右侧的部将则道:“无论前路如何,将军已然下定决心,须一往无前,退则万劫不复,将军切勿反复!”
老将军叹道:“大镛说得不错,此番报晋王之恩,唯死而已!”他正是一路从蔡州救援而来的明武昌王马进忠,身侧则是自己的亲信部将武元高和刘大镛二人,这两人素来不和,但碍于将军命令,这才一起来冒雪拼死救援!
忽然前面隐约传来一阵马蹄声,这种恶劣的环境,根本看不清楚具体是谁,只能相信能够知道自己方位的,自然是自己哨骑。
很快显出了身影,是明军的哨探,西北汉子出身,跟着马进忠一路征战,他大声道:“报,前方发现清军,不下五万,正在围攻涂山!”
刘大镛立刻请命道:“将军,让我率两千余人,先去试探,如果对方没有防备,那就偷袭!”
一般大军行军过程中,都会远远放出斥候,只有在攻击之时,才会收拢哨骑,但也不是全部收回,而是在一些重点方向保留哨探。但今天极为特殊,这么大雪,清军并没有派出斥候。看来清军的主帅,也不认为有部队能够在这么大雪进行行军和偷袭,李愬雪夜下蔡州的故事,不是什么人都能办到的。
因而刘大镛率先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机会,谁先发起攻击,谁就有机会获胜。而一旁的武元贵并没有争执,似乎觉得有些异常,不敢接话。
手下将士请战,自然没有坠自己威风的道理,马进忠立刻答应了。
他接着吩咐道:“既然要偷袭,那就使出全力,刘指挥你先行,我军本部随后就到!”
刘大镛喜形于色,有将军一起冲击,胜率大大增加!他立刻拔马后撤,自领一支步骑混合部队朝左前方去了,那里正是哨探回来的地方,涂山。而马进忠的不到万余人,则也是立刻整军,随后而去!
这一支步骑混合部队,步卒居多,骑兵极少,因而几十里也是步行了几个时辰,中途还留下休息和补充食物,准备最后一战。
在距离敌军几里之时,此时已经可以看见清军的后方,并无异动。刘大镛见状大喜,立刻拔出腰刀,高呼道:“决战就在今日!弟兄们跟我冲!”
这些明军士卒也是敢战之辈,跟着将军出来,一方面是军令如山,另一方面则是这晋王的明军待的自然舒服。
于是这两千余步卒开始呼啦啦往上冲,完全不顾阵型,这是一片开阔地,没有任何掩体,大雪就是他们最好的掩护!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
五百步!清军没有示警!对面看不清楚人影,只看见隐约的黑黑一团。
三百步,清军已然没有行动,此刻明军的士气已经快到达了顶点!身后的本阵,也在马进忠的率领下,跟随着刘大镛往前冲!
两百步,清军的哨骑终于发现了异常,立刻示警,后军的鞑子以及汉军匆匆披甲,不少人更是来不及,只能手里拿着兵器,准备迎敌!
刘大镛大喊道:“正蓝旗的清狗们,爷爷来了!”他挥舞着大刀,纵马驰骋,直接越过了第一线的清军羸弱士卒,四处砍杀,其后跟着的步卒,也是如狼似虎一般,涌入清军军营,四处砍杀。更远处的马进忠,心中也是大定,此次以薄弱之军偷袭,如果获胜,那也是封神时刻,即使不胜,亦足以报晋王!
而此时的清军,在大雪开始之时已经发起了第二波进攻,此刻已然是第三波进攻,领军人正是正白旗的韩岱。他本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在追随敬谨亲王尼堪在两湖惨败,本该议罪。但此次关键时刻,这种征战的宿将,自然不能丢到一边,自然也是跟多尼一起出来了。
正白旗的骑兵披甲之人明显比镶红旗多了不少,他们作为跟随多铎在江南肆虐的主力,其积累的财富也足够支撑他们装备。
两百步外明军没有任何反击,甚至还在换防,有些混乱,韩岱不禁欣喜。他的马蹄很快便到了血流成河的陷坑旁,深红的血液被洁白的大雪满满覆盖,已经有了薄薄一层。
“冲啊!”韩岱大喝道,立刻下马,弯弓朝前射去,立刻将一个刚刚要冲上来的明军射飞,远远的落在地上。随后抽出长刀,几步越过壕沟和拒马,嘴里狞笑着,准备收割这些力气已经耗尽的明军。
这些明军经历了正红旗的冲击,损失三成,尽管战意尚在,但力气已经去了一半,很难匹敌。
因而明军阵中,一员中年大将直接冲了出来,就要抵挡住这些正白旗的攻击。
涂山之上,天空忽然一道紫色亮光闪过,似乎自晋王所在高台而起,在无数的雪花之间串联,形成一道诡异的雷网,朝两军交界处而去,更是延伸到后方还没冲过来的清军。
一时间韩岱全身一麻,手里的长刀也是勉强才能握住,但身体却不受控制,软绵绵的倒在地上,随着一柄大刀扑面袭来,他暗叫一声:“我命休矣!”失去了意识。
整个清军随着雷光慢慢倒地,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只有离得较远的士卒,才能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