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多多写信
这个朝代没有什么商人的孩子不能科考的规定。
一般的大商会在朝堂里面都是有自己家的一些嫡系子孙做官的。
陈自启平时也经常说罗宏的学问好,很多时候都有独到的见解,写的一些文章也是很有深度。
青六娘今天看了好几次林柯宇,她不知道罗宏对于家里小辈们的安排,他儿子现在就跟这几人关系好。
她知道他儿子在书院被其他一些家族指指点点的事情,她不希望儿子以后独来独往。
“罗叔,林小哥他也跟你回去吗?你们后面有什么打算?其实你们现在的文青书院挺好的,虽然比不上中州书院,但也是经常有名家大儒来授课,都是从京城请来的,更了解当下的时局和科举考试。”
罗宏点点头,他来了这边大半年,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六娘子,我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柯宇现在还小,他还可以等两年。不过家里还有几个小辈,我也是准备厚着脸皮跟你要个人情的,希望他们下半年能跟着一起进文青书院学习。”
青六娘很高兴:“当然没问题,这边只要学问不是太差,人品过得去都没问题。你也知道一个书院总是有一些收人的底线在的,不然文青书院也不敢说是中州排名第二的书院。”
罗宏:“当然当然,入学考试一视同仁,该怎么考就怎么考,只要有这个考试的机会就行。实在是考不上只能怪家里小辈们不努力,怎么样都不怪别人。”
陈自启之前没听罗宏说过这些安排,他很高兴,黎耀和魏松柏的学问也很不错,尤其是黎耀,小小年龄写的文章跟他都有一比。
“那太好了,大强和石生他们和另外几个好友都没法来州府,我已经书信给他们,让他们多读书多抄书尝试也写画本子赚钱。赚钱养活自己供自己念书没什么好丢人的。等他们攒两年的钱,攒够了路费和束修就来州府学个一年半载再参加下一次的乡试。”
罗宏知道这时候的人穷,从南山府到州府光是路费就拦住了很多人,有些穷人为了参加考试,没有钱坐马车跟商队的。
很多都是走路,所以才有了参加一次考试,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出发。
虽然走路不需要车马费,住宿也可以住茅草屋山洞破庙,但是吃总归是不能不花钱的,因此,有些人走路的途中还需要想法子赚钱,
这也是不管什么时候,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寒门出贵子的都是少数,大多数,还是有家族有背景更容易做出一番事业来。
刘父写信给罗宏,告诉他家里新收了一批人,其中不乏有读书厉害的小辈,他自然也要为他们考虑,现在家里就黎耀和魏松柏,再加一个贺元华,三个人一起在州府读书互相也有个照应。
他一把年纪这次考不上就真的不考了。
家里的学校都给他建好了,他回去管理学校去了。
青六娘继续说:“以后家里的生意越做越大,来州府发展肯定更好。或者你们还想去更大更繁华的京城也不是不可以的。”
青六娘不懂他们一行人的具体情况,以为林伟忠和罗宏是一家的,她也就还知道有个刘父和刘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