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追击东北悍匪(六十)
就在这时,乌国庆接过话茬说道:“董局长所言极是,仅从作案能力这个角度来考量,与凶手特征相符的人群数量其实相当有限。
回顾哈尔滨的历史过往,尽管也曾出现过杀害警察全家的恶性案件,但那些凶手往往跟被害人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所以破案难度相对而言要小很多。
然而,咱们所面对的这一连串案件通过详细地比对剖析后,竟然未能察觉到各个受害者之间存在任何交集之处,这种情况可谓极其罕见啊!
毕竟,除非是那种四处流窜作案的凶杀案,不然但凡发生于某个特定区域内、专门针对特定群体的系列杀人案件,总归会找到某些共通点或者相似性的。”
听到这里,刘一平转头看向了白景富和杜殿武,接着说道:“截至目前,摆在眼前的这三起案件最为关键的难题便是严重缺失有力的证据!
说句老实话,就连那辆自行车上面所提取到的指纹究竟是否属于真正的凶手,咱们心里都根本没个准数呐!而在呼兰和巴彦展开的大规模排查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令人遗憾的是,截至目前为止,依旧未能发现凶手的丝毫踪迹。
按常理来说,像这样穷凶极恶、胆大妄为之人,本应在人群之中显得格外扎眼才对。毕竟,如此肆意妄为且凶残至极的罪犯实属罕见!”
听到此处,张新枫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道:“刘厅长所言甚是有理啊。从种种迹象来看,这名凶手对于呼兰和巴彦两地应当颇为熟悉。
然而,每一次作案结束后,他都能如同鬼魅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仿若人间蒸发了似的。当然啦,这其中或许与他精心挑选的作案时间存在莫大关联。
前两起案件均发生于夜深人静之时,这无疑给他提供了充裕的逃离时间,让其能够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离开犯罪现场。不过呢,第二起案件倒是出现了些许意外状况。
当时,凶手抢夺到手的枪支竟被一名英勇无畏的教师给击落了。不仅如此,在滨北线与泥河交汇之处,警方还找到了他遗留在那里的衣物以及鞋子等物品。
由此可见,尽管凶手事先进行了周密详尽的策划,但终究还是百密一疏,并非无懈可击。而且可以推断出,他必定曾事先在案发地点附近长时间地暗中踩点观察,如此一来,难保不会在某些地方留下些微蛛丝马迹可供追查。”
乌国庆听闻此言,亦是赞同地点了点头,并接着说道:“既然如此,那么明日咱们便率先前往巴彦县的万发镇展开进一步调查吧。看看现场会不会有什么新发现。”
第二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寒冷的空气仿佛被冻住一般。
一行人身穿厚重的棉衣,迎着凛冽的寒风,踏上了前往万发镇的征程。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共同的目标——调查那起令人震惊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