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追击东北悍匪(四十)
其实很简单明了,就是让单位负责管理自家的职工,街道承担起照顾居民的责任,而乡镇则需要把下辖的每个村屯都管理得井井有条。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边静静聆听的副厅长刘一平突然插话道:
“在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下,如果有人在排查过程中出现遗漏,导致关键线索被错过,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不管这个人来自于政府部门、企业单位,还是政法系统,一律严惩不贷,直接撤职查办!”
之所以会如此雷厉风行,一切都是为了全力配合正在紧锣密鼓开展中的“10.27”马福林一家被杀案的专案组能够顺利破案。
为此,呼兰县县长亲自披挂上阵,勇挑重担,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将广大群众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与此同时,由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干警所组成的专案组,也迅速投入到紧张忙碌的侦破工作当中去。
在随后召开的案情分析会议上,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刑侦专家针对现场发现有两台自行车离奇失踪这一关键线索,展开了一场异常激烈且火药味十足的大讨论:这次案件究竟是有多少人参与作案的呢?
究竟是一人作案还是两人作案呢?对于这个问题,专案组内部产生了明显的分歧。其中有一种观点强烈地认为,极有可能是两人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
原因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可以明确的是,两台车子竟然在同一时间被一并骑走,这一点几乎没有任何争议。按照常理推断,罪犯不太可能先骑走一辆车,然后再折返回来骑走另外一辆。
毕竟,案发当时正值深夜,周围环境一片漆黑,行走起来本就困难重重。而从马福林家出来的那段道路更是崎岖不平,满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如果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来骑行两辆车子,难度可想而知。
就算选择推车前行,这不仅不符合犯罪分子作案得逞后急于逃脱现场、避免被追捕的常见心理状态,而且还会增加在路上遭遇他人时被怀疑成偷自行车贼的风险。
更为关键的是,从马福林家出来的那条小路与附近唯一的一条公路交汇之处,距离呼兰公安局不过区区五十米而已。四层楼高的公安局大楼巍然矗立在路口的斜对面,院门口整夜都灯火通明,门卫室更是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守。
试想一下,在这样的情况下,深更半夜想要从公安局大院的严密监视下,独自一人骑着两辆车子堂而皇之地驶过,那得需要多大的胆量和勇气啊!况且,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说不定身上已经沾满了斑斑血迹。
这些情况无一不是极具说服力的事实依据。因此,可以推断出此案系由两人共同作案完成。案发后,他们各自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南边的小路仓皇逃窜,并一路向东直奔呼兰郊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