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一身冷汗,警示
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办公室。
谢凌风正在接听一个电话。
“...,这么说这个所谓的香江大富豪和他的公司,完全就是个空壳子,到内地投资也是空手套白狼?”
“不错,凌风县长,我从香江那边了解到的情况正是这样,幸好你谨慎,否则,协议一旦签署,即使再发现,要想毁约,也会费一番功夫。”
电话里传来棉州市枫桦集团老板廖力涛的声音,而这边,即使开了空调,他也差一点出了一身冷汗。
之前出于谨慎,还有心里的一丁点莫名的不安,谢凌风就委托棉州的廖总对那个神秘的“香江大富豪”投资商做一个调查,今天,廖总终于回话了。
而得到的反馈却是让人大吃一惊。
经过廖总委托香江那边的朋友再三落实无误,那位所谓的“香江大富豪”和他的公司确实存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也非常好,在香江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属于中游的富豪群体。
在香江,富豪非常多,很多人甚至未曾见诸内地报端,尤其是在香江回归前,内地对香江的了解极为有限,即使是谢凌风,也只听说过李超人、邵富豪等寥寥几位大名鼎鼎的富豪,其他人却因为自身低调、信息不对称、两地信息相对闭塞等,在内地知之甚少。
而这位富豪,在其父辈在世的时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确实在内地有几笔投资,还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但在九十年代后期,随着其父辈的过世,现在接手的那位其实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败家子,短短不到十年,其家产就败的差不多了,于是就兴起在内地“投资行骗”的念头,与内地一些官二代。三代所谓的“掮客”合作,先以投资的名义获取大片土地,然后再以这块地皮到银行去换取大笔贷款。
而之前那位京城的李公子就充当了“掮客”的角色,他也才那么着急忙慌的催促陆风这边尽快签署协议,倒是那位所谓的富豪代表明总,却似乎道行高深一些,比较沉得住气。
这种情况,在国内其他省市已经发生过好几例,但因为彼此信息不通畅,加上被骗的当地政府不欲宣扬这种“丑事”,遮遮掩掩,竟然到现在还没有戳穿他们的恶劣行径。
其实这种现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假投资、真行骗”的空手套白狼案例,但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干部的素质也得到提高,之前轻易上当受骗的案例就急剧减少。
搞清楚了前因后果,谢凌风深感庆幸:自己一世英名,差一点就栽在这里!
再三感谢廖总,也真诚的邀请对方空了之后到陆风这边走走,也顺便看看他投资兴建的公司情况,谢凌风这才挂掉电话。
他坐在椅子上,进行了反思。
自己这段时间似乎有点“急功近利”了!
还有,之前在武义镇和省商务厅的成功,也助长了自己的心理,谨慎之心就松懈下来。
自己急欲在陆风县证明自己,也为了早日站稳脚跟,这才会导致差一点上当受骗。
其实自己应该有更多的警觉之心和防范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