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关说
工业园区的几个重大项目陆续落地,园区内开启了紧锣密鼓的施工,兴建厂房。园区管委会密切配合投资方,根据他们的要求对一些基础设施、管道网络等进行修改,以适合厂房的要求。
随之而来的是,黄牧市也有一些企业涌入陆风县,前来洽谈在工业园区的投资事宜。
“md,以前这些家伙,我们求爹爹告奶奶的,一个个都爱搭不理的,现在倒是主动上门来了!”
投资促进局的负责人陈帅就私下吐槽。
没奈何,现实就是这样。
就像同样都是开餐馆,隔壁的餐馆络绎不绝,里面都没位置了,客人还是心甘情愿在外面排队等待,而自家的餐馆也不比对方差,就是没有客人上门,你再急再焦躁,也无可奈何。
人都有趋向性、从众性。
当然,园区这边也提高了准入标准,不符合园区发展要求的,如重污染类,一律不得入园,这是谢凌风下达的硬要求、死命令。
这些前来的企业投资额度大小不一,有数十万的玩具加工厂、文具生产厂,也有数百万的机械零部件生产厂、电子设备加工厂等。
限于陆风县的地域环境和交通较为不便,目前工业园区引进的企业基本上属于制造业,至于高科技、研发机构、服务业等类型的企业,暂时还没有那个条件,更没有这个吸引力。
“我们工业园区目前数年就以制造业为立足点,后续随着我们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道路交通的改善,重要性逐渐上升,我们就可以考虑向高科技、服务业等领域延伸,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可以作为黄牧市,甚至云州市的有力后勤补充基地。”
在向蒋书记和石县长汇报时,谢凌风第一次系统性的提出了自己对未来工业园区发展的展望和规划。
对此,两位领导深表认同。
“凌风的分析很到位,也很及时。”
蒋书记看着自己的两位得力助手,缓缓说道,
“最近,随着我们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有些人就开始忙碌乐观,胡思乱想,甚至开始幻想我们陆风县的美好未来。
这种思想不能说完全错误,但盲目乐观、好高骛远,却是有问题的。正如刚刚凌风所言,我们现在虽然吸引了一个多亿的投资,加上最近正在洽谈的一些小项目,年底实现一点五亿的投资额问题不大。
但这是因为,我们陆风县的底子薄,之前没有什么像样的企业前来投资,现在相当于是把我们拿得出来的家底一次性都拿了出来,吃了第一波红利。但以后呢,我们又能拿出什么像样的家底吸引人家的投资?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居安思危,我们必须要有长远规划和前瞻眼光,这点凌风做得很好。园区这边,我看这两年就按凌风的意见开展工作吧。
县长,你的意见呢?”
今天相当于是三人小会议,对园区的发展进行小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园区未来数年的发展进行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