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赵卓襄转身便离去了。
萧清见他气势汹汹的跑走,她扯着声问:“你去哪儿?”
赵卓襄头也不回道:“我回家拿地契,你午后别乱走,等我!”
萧清见他跑的快,她追也追不上,索性随着他去,她午后还要去看看平宁郡王府的各个村庄,若是太迟,她就要先去猫儿山。
她跟几个婢子打听,之前平宁郡王府的婆子和管事,基本上被发到各个村庄里干粗活,其中几个大管事和婆子被分到了猫儿山。
午后,萧清刚准备启程,赵卓襄便乘马跑来了。
两人在大门口碰到,萧清见他满头是汗,笑着问:“你拿到地契了?”
赵卓襄重重的点头,从怀里拿出一张揉的褶皱的纸递给萧清:“你看!”
萧清接过他手里的纸,打开细看,不是一张,是几张纸折叠一起,她翻着几张纸,越看越皱眉:“阿襄,这里不仅仅是西山炭窑的地,这里还有旁边的庄子,以及西山整片的地契,你拿这么多做什么?”
赵卓襄呵呵笑着:“不妨事,这些迟早是我的,那我的便是你的,这些都给你!”
萧清嘘叹一声,从纸中抽出一张来,其他的又递给赵卓襄:“不用,我身上没那么多银子,只够买下你家的炭窑,这一张,我拿着就好了,回头我给你补一张买卖地契的文书!”
“你都拿着啊!”赵卓襄推攘着。
萧清一瞪眼:“收下,除了地契,其他的我都不要!”
赵卓襄最怕她瞪眼了,他吓得赶紧收下了。
“我要去城外了,等我回来再跟你说!”萧清收下地契后,夹马肚便要走。
赵卓襄见萧清一身男儿装,连忙追上去:“我跟你一起,你一个人穿成这样,我不放心!”
萧清想了想也好,他跟着,万一有什么事,她好歹有个照应。
“那走吧!”
赵卓襄跟着萧清便往城外而去。
城外,猫儿庄。
猫儿庄依着猫儿山而居,这里依山傍水,丛林繁茂,虽是深秋快入冬,这里仍是有些绿意。
猫儿庄的村民们大多数是平宁郡王府的老一辈家眷,他们世代在这里种田,可是四五年前这里变了。
平宁郡王府的几个大管事婆子来到后,又来了几个年轻的贺家管事。
地里的收成,以及山上猎物,山上的药材,山上的野菜……统统归他们管了。
他们苛责村民,抢夺粮食,霸占山上的财物,动辄打骂,把几个老的村民们打的腿脚断了,还有几个老汉被打死累死,至今不给下葬。
村民们这些年敢怒不敢言,婆子和管事折腾的遍体是伤,不敢轻易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