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jyp家的熊孩子们》好评如潮!
玩笑过后,众人再次说回正题。
黄静茵问出了她最关心的问题。
“景旭你的节目今天什么时候放出”
原本只是出于打好关系的主意去了解《jyp家的熊孩子们》这个节目的,不过却被先导预告里面的片段所吸引。
像她这种爱豆出身的艺人,天生会对练习生题材的综艺感到亲近。
何况朴景旭那种把搞笑放在第一位的做法,能最大程度上引起大众的兴趣。
朴景旭意外于这怒那似乎并非客套,而是真心有观看的想法。
打定主意要认真做节目后,朴景旭就把油管频道交给了专业团队打理。
关于节目的策划录制和剪辑完全雇佣专业人士来办,自己则专心于台前的工作,当然偶尔也会提些意见。
朴景旭并非凡事都会亲自过问的类型,既然放权就会给予充分的信任。
所以在些许小事上就没有一清二楚。
比如节目会在何时放出这点,他还没有问过运营人员。
倒不是朴景旭对节目一点都不关心,只是繁忙的拍戏行程让他无暇顾及这些不算紧要的事情。
面对黄静茵的问题,他一时竟然无法给出准确的回答,只能模棱两可地说道。
这也不是乱说,他隐约记得和运营人员沟通时对方透露过想法。
“大概十二点吧。”
“那不是马上就要开始了”光洙看了看时间后说道。
“既然如此,大家一起看看吧!”
小团体内年龄最大的朱利安姜提议道。
看在朴景旭的面子,加上确实也对节目有一丝好奇。
暂时没戏份的几人纷纷同意。
好在节目没有出现意外情况推迟,而是如朴景旭所说准时于十二点上线了。
第一期的时长只有十五分钟。
然而并不能完全涵盖那天拍摄出现的笑点。
所以朴景旭把那天录制的内容分为了两期。
不过出于开个好头的想法,他打算直接连播两期。
节目一开始就没有做太长的打算,一方面是油管有视频时长的限制,最多只能放到十五分钟。
另一方面则是节目时间太长会显得兀余。
朴景旭的想法是和电视台进行差异化竞争。
即从时长、场面还有目标人群方面主动和传统综艺错开。
互联网最大特点在于信息传播速度要快上不少。
相较于传统电视综艺需要准时准点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播放的特点。
网络综艺则没有这种烦恼,只要点开视频,随时随地就可以观看。
由于评论区的存在,能够实时分享自己的想法,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依托于网络,想要将节目分享给亲朋好友也不用口口相传,等待节目录播。
直接发送链接即可收看。
传统综艺的优势在于背靠电视台,资金相较来说更加充裕,制作会更精良,更容易请到大牌明星,吸引广泛关注。
目前半岛仍有十分庞大的人口基数有着收看电视的习惯,集中于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这也是收视的主力军。
所以综艺的内容势必会针对这类人群进行服务。
而网络综艺不同,它的优点在于没有电视局审查的麻烦,尺度相对可以放得更大。
并且互联网的主要用户都是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这些人一般在综艺策划上不会纳入策划的考虑范围。
因为年轻人在家里没有遥控器的控制权,无法按照自身想法来决定收看的节目。
而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则改变了这种状况。
上了年纪的长辈对新兴事物的接受程度相较不高,网上冲浪的主要人群就是这群抢占电视机失败的年轻人。
恰巧《jyp家的熊孩子们》所瞄准的就是这个数量庞大却被忽视的群体。
作为一档专注于练习生生活的综艺,放送的都是跟爱豆息息相关的内容。
天生容易受到追星群体的关注。
而追星群体和上网主力人群在年龄上有着高度重合。
所以互联网是最适合这档综艺的平台。
市场细分更有助于找准客户,精准投放其喜欢的内容。
在节目的流程上,朴景旭针对年轻人喜欢的内容进行了许多优化。
首先是大量运用网络上的流行用语,以及年轻人之间流行的小游戏,都加入了节目当中。
压缩视频时长也让笑点更加频繁密集,能够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毕竟视频是可以直接拖动进度条到尾部的。
若是演出出现了枯燥的部分,观众可不会惯着你。
这点和电视综艺差异很大——电视不能跳过,想看下去只能耐心等待。
另外就是互联网信息繁杂兀余的特性决定了难以让用户跟待在电视前一样专注几个小时。
用户很容易被其他的娱乐方式吸引注意力。
较短的时长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场面上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
除了节目性质决定不需要大场面外,更重要的是朴景旭也没三大电视台的财力。
顶多就是练习生外出的剧本中多一点钱。
总体来说制作预算确实不高。
当然钱不多不算太大的劣势,只要能在刀刃上就行。
节目的播出很快开始,众人专心致志投入观看之中。
时间过得很快。
就算是两期,加起来不过短短半小时。
几乎是转眼间,众人便看完了。
直到节目播放结束,众人脸上仍残存些许笑意。
看上去这个节目给予了他们不少欢乐。
接下来是例行公事的观后感环节。
因为节目总制作人就坐在旁边,所以这个环节肯定不能跳过。
没看到制作人ni正目光灼灼盯着所有人吗
其实朴景旭并不是很在意众人的评价,毕竟他们都不是朴景旭设想下的主要目标观众人群。
甚至他觉得因为自己的存在,可能会是彩虹屁一片。
可都面对面问都不问在社交礼仪上也说不过去,会显得对别人有些轻视。
再加上这是他能接收到的,来自外人的第一手观点,还是会觉得有些新鲜和好奇。
表面上从众人皆勾起的嘴角可以看出,似乎会是好评如潮。
事实上——也是如此。
黄静茵率先发言。
爱豆出身的她也是所有人里面对节目本身最为关注的人了。
她的感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我个人观点来说,我是非常喜欢这档综艺的。
先声明,这不是看在景旭你的面子上说的客套话。
作为一档综艺,它足够有趣和搞笑,我觉得就足够了。
至于练习生生活的部分,由于节目还没完全展开,先不予评价。不过里面有些桥段也让我想到了当初当练习生的日子,这方面景旭也是下了很多功夫。
对于这种用心制作的节目,我认为是会受观众喜爱的。”
紧接着是刘仁娜的点评。
这位怒那是yg旗下的艺人,曾为了歌手出道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练习生。
所以黄静茵所说的话让她颇有同感。
“静茵说得其实跟我所想的差不多了,我也曾作为练习生生活过。不过经历可能景旭在节目表现的那样精彩。我也看得出景旭其实更想展示练习生生活多姿多彩的一面。
这点我倒是同意的,练习生生活不止汗水和辛苦。练习生之间的关系大多数时候会很平淡,可若是真的交到了要好的朋友,大概也会像节目之中那么有意思吧!
另外我想多问景旭一句,那些孩子之间关系亲密不完全是演出来的吧”
“内,实际上她们确实很要好,空闲时间基本会聚在一起玩耍。”朴景旭解释道。
“这可真是太好了,谢谢景旭让我看到这世间有爱的一面。”
刘仁娜笑了,并向朴景旭道了一声谢。
其实她的练习生生涯并没有那么如意。
跟大部分练习生一样,记忆里只有日复一日的练习。
不仅没有多少朋友,出道也接连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