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数十年如一日!董仲舒!(四千字章节)
姜林所在的房屋,是位于村子角落的一座茅草屋。
墙壁上由于泥土脱落,已然变得沟壑,其上的茅草散落出裂隙。
而房屋内则由于窗户留的太小,显得有些昏暗。
所谓的窗户,其实也不过只是几个木棍支撑。
在村里的人的好心之下,还特意帮姜林用兽皮做了遮挡。
除此之外,房间里也就只剩下了一堆杂草铺上兽皮所做的“床”。
这自然是与姜林以往所处的环境,天差地别。
但姜林对此,却是毫不在意。
反倒是在夜色渐深之时,平躺在了“床”上。
闭上眼睛,渐渐入睡。
就如同寻常凡人一般。
第二日清晨。
姜林清扫好院落。
自村长那里借来一大一小两把刀。
兀自在院落里,用刀劈砍起树木。
小院的围墙也只有半人多高,路过的村民纷纷向姜林这边投来好奇的目光。
这位自外地而来的年轻读书人,从内到外都透露着一股与他们这些村民不同的气质。
但来到这里之后,就只是独自劈砍着木头。
村民也只觉得奇怪。
直到下午时分。
夕阳西照。
正在小院中劈砍着木头的姜林,似有所觉般向着门口看了一眼。
此时的门外。
正趴着一个怯生生的孩童,小脸脏兮兮的,鼻前还挂着一行鼻涕。
露出半个脑袋,在偷偷看向姜林。
似是注意到姜林也在看向他,他连忙将脑袋躲回了墙壁后。
但很快。
他又探出来身子。
只不过。
手里还提溜着一条足有两三斤大的鲤鱼。
“先……先生,这是我爹让我送来的鱼……”
小孩鼓起勇气,提起鲤鱼给姜林展示。
见此。
姜林放下手里的刀。
轻笑着迎上前去,从小孩手里接过鲤鱼。
随后。
他笑道:
“你来的刚好,试试我新做的板凳。”
说着,他向一旁挥了挥手。
一旁的木头中,分明堆放着几个木质的板凳。
小孩好奇地张望了一眼。
试探着走到板凳前,坐了下去。
又在板凳上摇晃了几下,在体验着板凳的新奇。
见此。
姜林笑了笑,未再多说什么。
又继续提起刀,削砍起木头。
此时。
小孩也将目光投向了姜林手上。
在这位年轻先生的手里,原本粗重的木头。
竟像是变得尤为轻巧。
一刀刀落下,轻易便削掉了一层又一层的木片。
迅速变成了一块整齐的木板。
他看得正出神。
姜林却是又转头向他看去。
“时候不早了,待会留在这里吃鱼怎么样”
他并没有问小孩的名字,但却表现得很是熟络。
但小孩却显得有些拘禁。
支支吾吾半晌,才向姜林摇了摇头。
“家里做好饭了!”
说完,就快步向着门口走去。
只是走到一半,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试探着看向姜林,仍旧显得支支吾吾。
姜林笑了笑,早已经看出了他的心思。
“跟家里说,明日早来一些。”
“村里有其他孩子,都可以让他们来这里读书。”
话音落下。
小孩这才像是安心了一般,轻出了口气。
又重重向姜林点了点头。
这一晚。
姜林用小孩从来的鲤鱼,做了一锅鱼汤。
又趁着篝火,继续拿起木头镌刻着。
直到篝火渐熄。
姜林才放下雕刻好的木头,回到房里睡下。
清晨时分。
姜林走出房屋时,却见到小院外正站着好几个局促的孩子。
其中有男有女,手里皆提着各种鱼和螃蟹等物。
这显然就是他们的拜师礼了!
姜林见状笑了起来。
在这村庄里,鱼和螃蟹等物,可并不少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以往在国运之法反哺天下之前,粮食反倒是最缺少的食物,
他将这些孩子提溜着的东西收好,放下。
这才又走到一旁,将这两日他所雕刻的东西,逐次摆放起来。
这时代的大多数人,其实还都是席地而坐。
不过。
姜林还是制作出了板凳与桌子。
今后这些孩童要读书,坐姿也还是十分重要的。
身旁的一众孩童见到姜林的做法,也都纷纷上前帮忙。
只一会功夫。
他们便将板凳与桌子在院落里摆放得整整齐齐。
自始至终,姜林都未曾施展出任何的神通。
就只是让自己的一切,都如同寻常凡人一般。
不过。
他以往尽传天下之法。
在反馈之下,纵使是不施展神通。
做起事来,也会如庖丁解牛一般,驾轻就熟。
待到一众孩童落座。
姜林又逐个给他们分配下一份份竹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仄,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很快。
在姜林的教授下,整个院落中。
便逐渐响彻起了一道道朗朗诵读声。
自此之后。
姜林这个教书先生,便在这个村庄之中,逐渐开始了教书育人。
在农闲之时,他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书。
而农忙之时。
他也会停下课程,参与到村民的农忙之中。
转眼间。
三年过去了。
姜林始终如以往般,几乎在这座山村中,一步不出。
世间的一切,都似乎与他无关。
他看着孩子们逐渐长大,个头变高。
每个人也都在这三年的读书下,拥有了些脱离稚气的气质。
而村里的老村长也曾找来。
见到姜林后,只是叹息。
“姜先生,你屈居于我们这个小村子三年了。”
“你真不去想想别的出路吗”
他的老脸上满是复杂。
不过,身形倒是与三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也未曾变得佝偻。
姜林只是笑着摇头。
他知晓老村长的心意,多半是还以为他是仕途不顺,只能屈居与这个小村落里。
这三年以来,附近的一些村落里,也都陆续有一些孩童来到他这里求学。
姜林也都一并收下。
老村长终究还是未再多说什么,负手而去。
但仍旧满是叹息。
又一年过后。
老村长却是带着一个妇人赶来。
妇人满脸含笑地询问起姜林的年纪。
在得到姜林含糊的答复后。
这才又继续询问。
“那先生是否曾娶妻”
“先生的相貌和名声,大得嘞!”
“这方圆五十里,谁不曾听闻过先生的大名”
“不知有多少小女子,对先生暗自倾心嘞……”
听到这些。
饶是姜林,都不由有些汗颜!
这是都已经在为他打算起说亲了。
但姜林还是谢绝了这一番好意。
独自一人,孑然一身。
继续在这小村落中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