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应付
“姐夫,你对他们几个也太好了吧!”
于海棠这会才小声念叨,虽说姐夫有钱,可也不能这么造啊。
“这叫投资,以后你就懂了,小馋猫,吃饱了吗。”
杨卫彪打趣,这妮子打一开始嘴就没停过。
“饱了,都走不动路了。”
于海棠有些脸红,感觉是不是吃太多了。
“那歇会消消食,别撑着了。”
说完,他也靠在椅子上,没一会,秦京茹就端来茶杯,下意识就给他捏肩膀。
杨卫彪闭着眼,喝了酒有些迷糊,也没在意。
可于莉和于海棠,还有何雨水都看在眼里,却又不好说什么。
好在没一会,杨卫彪就惊醒过来,察觉到不妥,忙说:“京茹,你也歇着,养精蓄锐,晚上打牌。”
“姐夫,五个人呢,怎么玩”
于海棠指了指,多了一人。
“当然能玩啊,炸金。”
杨卫彪说着就来了兴趣,索性大伙就一起把这儿收拾了,天色也晚了,到屋里去。
之后就是奋战好几个小时,以一分钱起底,最后他大杀四方,居然赢了十几块钱,妥妥的人生赢家。
把几女输得脸都绿了,心疼得不行!
“姐夫,我这月零钱都快没了。”
于海棠想哭,她一人就输了两块八毛多。
“杨大哥,我伙食费也没了。”
何雨水也快哭了,她原本还赢了几毛,结果到最后反输了几块。
杨卫彪笑了,“好了,这过春节呢,每人发五块钱,下次可别再输了。”
他说着就把准备好的红包拿了出来,里面都装着五块钱。
“谢谢姐夫!”
“谢谢杨大哥!”
这下于海棠和何雨水就不哭了。
“天晚了,都歇着,早点休息。”
各自洗漱,准备睡觉!
等躺倒床上,杨卫彪才反应过来,“莉莉,今儿没听到什么动静吧,贾张氏居然没来院里闹”
“是没来。”
于莉这会准备好明天穿的衣服,掀开被子,钻被窝里来了。
“这倒奇怪了。”
杨卫彪都有点懵,按理说不应该啊,贾张氏没住处,也没了工作,除了这院里,还能去哪儿
不过,人没来才好,没影响到他这边过节。
回过神来,他伸手按下了于莉的头,后者看了他一眼,此时无声胜有声。
清晨!杨卫彪迷迷糊糊的总感觉有点不太对劲,不由问了句,“莉莉,这几点了,早晨别做饭,我们到外面去吃。”
见枕边人不说话,杨卫彪睁开眼,这光线都天亮了啊,可是于莉从来不晚起的。
“啊!”
等杨卫彪看清楚旁边的人时,直接懵了。
“姐夫,我姐出去买豆浆油条了,伱昨儿不是说想吃吗。”
于海棠红着脸,又埋下了头。
杨卫彪默默的把手抽了回来,他就说不对劲,这型号不对啊,陌生了。
“不是,你怎么躺这儿了,还有,京茹呢”
他装着没什么的样子,这时候不能慌,再说他确定并没有太出格。
“京茹回自己家,她没换洗衣服了。”
于海棠埋着头,就不见起来。
“那你咋跑这儿了”
杨卫彪这心态还好,天冷,他穿着睡衣的,海棠也是穿戴整齐。
“我来看你醒了没,结果你把我当成姐了,把我拉被窝里,抱着不让走。”
于海棠抬起头来,依旧脸红。
“咳咳……这怪我,那没什么,就起了吧。”
杨卫彪这脸皮也锻炼出来了。
“嗯!”
于海棠掀开被子,一溜烟小跑了出去。
杨卫彪摇头,伸出手看了看,跟着就给了自己一巴掌,这得清醒清醒,不能犯错误。
等他在院里漱口的时候,于莉提着豆浆油条回来了。
“卫彪,你都起了啊。”
“嗯,醒了就起了。”
杨卫彪吐了口泡沫,早清醒了。
“海棠呢”
于莉把早餐拿回屋子里,却不见妹妹。
“不知道啊,估计是却雨水那儿了。”
杨卫彪装糊涂,谁知道于莉也没去叫喊。
等到他回屋里,于莉见外面没人,这才小声说:“卫彪,京茹是不是对你有想法”
“咳咳……不至于吧,你别瞎想。”
他就知道,昨天秦京茹给他捏肩膀,给误会了。
“哦!”
于莉不在问了,起身去找妹妹。
等了一会,于海棠就回来吃早饭,忽的就听外面闹了起来。
“啊!是贾张氏的声音。”
于海棠拿着油条就想去看热闹,这院里不闹,她反倒不习惯了。
“我也去看看。”
杨卫彪也养成这习惯,别看贾张氏现在是很惨,但这老太婆之顽强,也是别人不能比的。
“天杀的,不给我活路了啊!”
“这真过不下去了,没吃没住的,大伙要帮我啊。”
贾张氏坐在中院地上哀嚎,身上都是泥,就差打滚了。
今天初五,院里走亲戚的基本都回来了,也就除了秦淮茹,因为隔得远,但下午也绝对会回来。
没一会,各家各户都出来看热闹,纷纷把贾张氏围在中间,却默契的没开口。
贾张氏看了一圈,没看到易中海,这更加难受了。
“老刘,你和老贾可是一块长大的,好歹记得点老贾的好,你可要帮我啊。”
刘海中脸色难看,呵斥道:“那都老黄历了,贾张氏你自己作成这样,老易帮你是什么下场,谁还敢帮啊。”
“老阎,你行行好,你可是院里的三大爷。”
贾张氏是真急了,逮着谁都问,就想要点好处。
“贾张氏,你还欠我五十块钱没还,我都没找你,还怎么帮。”
阎埠贵那个气啊,他还敢帮什么。
“求求大伙了,我真没办法了,轧钢厂把我开除了,又没房子住,也没钱了,大伙多少捐点吧。”
贾张氏看着众人,每人要是愿意出点钱,她的日子就好过了啊。
众人纷纷摇头,这捐个屁啊,以前倒是捐了,可也没落得个好。
“王主任来了。”
忽的有人发现街道来了几个人,也不知道是谁通知的。
“王主任,你可要解决我的事啊。”
街道的人是贾张氏通知来的,明天大伙都上班了,她今儿必须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老易呢,叫出来一起开个会商量一下。”
王主任躲不掉的,贾张氏是街道内的人,现在人这样了,她没法不管。
“我去叫一大爷!”
傻柱去把易中海叫了出来,这是助人为乐。
院里众人都在,把板凳也带来了,开会来着。
杨卫彪这次和傻柱坐在一块,光看热闹也不说话。
王主任开口说道:“贾张氏今年五十三岁,丈夫早亡,儿子也没了。没有义务养老人,现在临时工的工作也没了,房子也没了。
这生活确实困难,她在这院里住了几十年,大伙都想想办法,看怎么解决。”
“王主任,这解决不了,她前前后后赔了多少钱,院里还捐了几次款,我们也负担不起。”
“就是啊,贾张氏平时又不留口德,谁愿意帮她。”
住户们嚷嚷着,都不愿意,贾张氏以后的日子还长着,谁能管得了。
王主任想了想说:“秦淮茹能管她吗”
这会人不在,阎埠贵作为前院三大爷,开口说:“怕是管不了,秦淮茹现在家里五口人,工资就二十多,在多一个得喝西北风了。”
贾张氏忙说:“秦淮茹得管啊,让她妈回去,我替她带孩子,棒梗他们可是我老贾家的孙子。”
贾张氏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想要和秦淮茹一块过,帮忙照顾孩子,她不就有吃有住了吗。
“贾张氏,你别忘了,你和秦淮茹早分家了,她能愿意”
阎埠贵都摇头,换位思考,秦淮茹是愿意自己妈带孩子,还是让贾张氏这个恶婆婆上门。
“她咋不愿意,棒梗都是我带大的。”
贾张氏觉得应该问题不大吧,但这事得要街道支持才行。
她也是挑了一个好时间,先在院里商量,等秦淮茹回来,这就翻不了天了。
然而众人都摇头,有人忍不住说:“贾张氏,你还好意思提棒梗,你把人带成啥样了。”
“就是啊,秦淮茹肯定不会答应的。”
“这院里不欢迎你,贾张氏,你还是另想办法吧。”
好家伙,有住户都直接挑明了,不想让贾张氏待在院里。
杨卫彪也摇头,贾张氏是想得太美,秦淮茹还能一辈子替贾张氏养老
“快看,是秦淮茹回来了。”
“真是她,这也是巧了。”
众人循声往去,正好见到秦淮茹走到连廊那里,手里还抱着槐。
“大伙这是”
秦淮茹刚说着就看到了贾张氏,怎么都好几天了,还没把事情解决吗。
“秦淮茹,你回来得正好,快过来开会了。”
贾张氏连忙把人叫住。
“开什么会!”
秦淮茹不解,但还是把槐交给母亲带着,她妈妈也跟来了,不然谁带孩子。
随后她独自一人到了中院,先是看了一眼杨卫彪,见没什么表情,这才找了个地方坐下。
王主任开口说:“秦淮茹,事情是这样的……”
等把事情一说,秦淮茹又看了杨卫彪一眼,之前不是说不会把人辞退吗,这还在春节呢。
看来中途是出了什么变故了。
“秦淮茹,你愿意跟贾张氏一起过吗,让她给你带孩子。”
王主任也只是询问,如果能这样解决当然最好,也最省事。
贾张氏也期盼的目光看着秦淮茹,应该可以的吧。
“王主任,我不愿意!”
秦淮茹直接一口回绝,她不答应,也真的不愿意。
“秦淮茹,你凭啥不答应,我带孩子不好吗,你妈也可以回乡下挣工分啊。”
贾张氏给气的啊,要不是大伙都在,她都想上前去打人了。
“我妈带孩子带得好好的,婆婆,你就别想了,我们就早已经分家。”
秦淮茹以前可能要顾忌点名声,现在哪管那么多,她自个儿都要听杨卫彪的,不然下场不知道有多惨。
“哎呀,老易你看看啊,这不守妇道啊。哪有这样给人当媳妇的,秦淮茹这工作还是老贾传给东旭,东旭又传给她的啊。
她占了我贾家这么大便宜,凭什么不给我养老。”
贾张氏气势上来了,感觉又有战斗力了,这事她占理。
谁知道杨卫彪突然开口了,“秦淮茹的工作是炊事员不是钳工,贾东旭的岗位,你老贾家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可以去顶替。”
贾张氏眼前一亮,“那我去顶替东旭的岗位。”
“贾张氏,你想太多了,你已经超了年龄,何况你已经两次进轧钢厂,不会在有第三次。”
杨卫彪既然让李新民把贾张氏开除,就断然不可能再让人进厂,那不是打脸吗。
“哎呀,这可咋办啊,我老贾家没人了,棒梗也还小。”
贾张氏急了,明明有岗位,她却超了年龄,怎么就这么倒霉。
秦淮茹看了杨卫彪一眼,知道还是之前的态度,又说:“反正我不会在和贾张氏一起过日子。”
“秦淮茹,你这是不孝啊!”
贾张氏都不知道该骂什么,谁让贾东旭在的时候就分了家,让她没办法把人管着。
“好了,既然秦淮茹不答应,就不提这事。”
刘海中一锤定音,他之前撵了贾张氏好几回,是主张把人赶出大院的。
贾张氏没办法,只好看着王主任,希望能给她做主。
王主任看了杨卫彪一眼,这才说:“既然院里没办法解决,贾张氏,你以后就不要回大院了。”
“王主任,那我去哪里啊。”
贾张氏没想到最后还是没解决。
“你年龄没到六十,没办法申请五块钱的低保,街道这边把你安排到收容所的大通铺去,暂时也没合适你的岗位。
你以后就接一些零散活,像是胡火柴盒,给人送煤。
再不成,你就去租一辆板车,自己想办法找钱过日子。”
王主任这安排是按照流程来的,只要贾张氏户口在街道,就不能完全不管。
杨卫彪也没啥好说的,想要把贾张氏完全整倒,这非常难。
即便之前贾张氏的户口转到了轧钢厂,最终也能找到人解决最基本的困难。
而想要把贾张氏户口转回乡下,也很难,别人凭啥接收一个混工分的。
院里的聋老太太就是低保户,城里是没有五保户的说法,老太太每月领着五块钱低保和自己的定量过日子。
想要更多的钱,就只有攒着粮票,私下里给卖了。
贾张氏沉默了片刻,这才说:“等我六十就能申请低保,每月拿五块钱了”
“只是申请,具体有没有名额,也要看情况。”
王主任不敢保证,因为每个时期的情况不同,谁知道七年后是什么政策。
“哎呀,这日子可咋过啊。”
贾张氏哀嚎了一阵,只得无奈接受现实。
最后问了问糊火柴盒和拉煤的工钱,这低得可怕,一天挣一毛钱都难,还不如在乡下挣工分。
“王主任,我租一辆板车,在外面拉活。”
贾张氏想着这相对好点,没活的时候还能捡的废品,卖了也能换点钱。
“好,这会带上东西跟小王去收容所,完了就去租板车,每月一块钱,如果弄坏了得自己钱修。
收容所里的条件不好,每月也要收你五毛钱水电费。等你攒到钱,在自个儿出去租房子吧。”
“谢谢,谢谢王主任!”
贾张氏松了口气,不管条件咋样,好歹有个容身之所了。
当即贾张氏就跟着街道的小王走了,这会也不敢再闹。
“杨卫彪,你来一下,我要跟你打听个情况。”
王主任忽的把人单独叫到一边。
“来了。”
杨卫彪不解,这问什么词谁知道王主任低声说:“这样安排,你没什么意见吧!政策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