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北疆只知太上皇,不知咱洪武
泉州港。
总领市舶司的沈万三,在这巡查。他望着港口海面上数百艘商船,心生感慨,若是没有太上皇,怎会有今日繁荣的港口
梯航万国来,争先贡金币。
因为大明贸易公司船队打通了海上路线,南洋,西洋的商船都来了,带来了他们的商品,来到大明换丝绸,瓷器等。短短几年,泉州成为了东南重镇。
从晨曦初露到夜幕降临,码头工人们忙碌地将各种海外商品从船上搬下来:有南洋的香料、珍稀木材,有西洋的珠宝、药材,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特产。这些商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
与此同时,大明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特色商品也被一箱箱、一件件地搬上船去。丝绸的光滑细腻、瓷器的精致典雅、茶叶的香醇回甘,在海外深受欢迎。
随着贸易的繁荣,大量的黄金和白银如流水般涌入大明,为大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和机遇。
“过段时间,去美洲的船队该回来了吧”沈万三望着海上,眼中满是期待。
“大人,向朝廷的税金已经装船,可以了。”属下来报。
“!”沈万三挥手。
……
京城的玄武湖港口,更是忙碌。
马皇后今天亲自来到码头,因为大明纺织厂有一大批货要押送上船,这批是西洋商人买的,他们的船亲自来运。
自从大明贸易公司的海上无敌舰队打开商路,海盗们不敢碰大明航线上的船,谁敢无敌舰队会把他们炸沉。
“娘娘,你看,那是税船吧”玉儿指了指码头。
“是!”马皇后眼睛一亮,“陛下正缺钱呢,市舶司这批银子来的及时。”
“之前朝中官员都看不上市舶司。”玉儿哼一声,“现在人人都想去市舶司,因为那边油水大,据说随便挣点外快,就够普通官员好几年俸禄呢。”
“这话你可千万别在陛
她带着玉儿了解了下市舶司的税船,而后带着玉儿回了宫。刚回到坤宁宫,就看到朱元璋气呼呼的进来了。马皇后迎上去笑问:“这又是谁得罪你了”
“还能有谁咱爹啊。”朱元璋摊手,“他现在厉害了,咱派去的巡查御史回来说,北疆的官员只知太上皇,只尊太上皇敕旨,不知咱洪武,更不尊咱的圣旨。”
“生气了”马皇后挑眉。
“能不气吗咋地太上皇要搞分裂”朱元璋瞪眼。
“爹才不稀罕你的皇位呢。”马皇后白眼,“人是为了大明,你还在这生闷气。”
“咋就为了大明了这不是坑咱吗”朱元璋哼一声。
“那我告诉你哥好消息”马皇后摊手一笑,“市舶司的税船来了,给朝廷送来三百万两银子的税。”
朱元璋大惊,喜出望外:“真的”
马皇后一个白眼:当然是真的,已经在下船了,很快会入国库的。你当年看不上的市舶司,以后会成为大明重要的税收来源,弄不好超过各省的赋税。”
……
朱元璋若有所思,坐下来缓缓喝茶,沉吟了一声道:“如今大明的丝绸,瓷器远销海外,你说咱们要不要增加桑户”
“大可不必!”马皇后摆摆手,“大明贸易公司已经在当地建纺织厂,让当地的人养蚕,当地建当地销,或者销道别的地方。”
“太好了,不需要消耗大明的资源。”朱元璋点头。
“太上皇提过,要在各地建立卫所。”马皇后道。
“咱支持,为了更好的控制嘛,听话呢,就做买卖,不听话,灭了他!”朱元璋兴奋,“若是世界各地都有我们大明的卫所,那谁也不敢惹我们了。”
“这是伱们男人的事。”马皇后起身,“我呀,研究我的新丝绸去,太上皇说要创新,做些符合西洋人的款式。”
朱元璋沉浸在自己的设想中,越想越兴奋,起身急急走了。
婠儿带着朱梦瑶从东宫回来,兴奋的朝着马皇后道:“吕氏怀上了,雄英要有弟弟了。”
“真的”马皇后大喜。
“我刚从东宫过来,太医去看过了,胎儿安好。”婠儿道。
“我得去看看,又要抱孙子咯。”马皇后欢喜的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