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6章 朱元璋:咱有妹妹了!(1/2)

第236章朱元璋:咱有妹妹了!

夜,书院后山。

婠儿已经熟睡,朱四爷没有睡意,在廊下捧着一本书看,徐徐微风,十分凉爽。他手中的书,正是张玄素给他的《易运》:

天下之土,广袤无垠,王朝之域,愈广则其气运愈隆。气运者,天地之精华,人心之所向,王朝昌盛之根本也。气运盛,则王朝强;气运衰,则王朝弱。此乃天地之道,古今之常。

皇室中人,皆身负气运,承天之佑,担民之望。欲承此气运,非强大其身不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皇室中人之道也。必使己身强大,方能镇住四方,保王朝之昌盛,延皇室之气运。

朱四爷琢磨这段话,意思是开疆拓土,就能增加王朝气运,而皇室中人要配的上那份气运,就需要强大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心中大喜,如此,朱家的困局不就破了尽管不知道这是不是最终的答案,可总算有了个努力的方向。让诸皇子开疆拓土,分封藩王与海外,他们各个都是一方雄主了,还承担不了那份气运

可这开疆拓土,谈何容易大明初建,朱元璋连大臣俸禄都发不出,各地刚经历战乱,正是需要与民休养生息的时候。

“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犹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

朱元璋这句话是说对了,他也是这么做的。要想开疆拓土,还不能盘剥百姓,那只能从海外获得了。

朱四爷拧了拧眉。

哎,还是先击败倭寇,把市舶司整起来,进行正常的海外贸易。大明贸易公司成为全球巨无霸,也就不缺钱了。

……

翌日,早朝。

朱元璋斥责了汪广洋怠工,罢了他的中书省右丞相,贬为广东行省参政。但是,刘伯温站出来求情,说汪广洋年事已高时,不如就去他的都察院做个御史大夫。朱元璋沉思片刻,准了。

汪广洋右丞相被罢了,那么中书省就没有丞相了,群臣都在等待皇帝的大动作,果然,太监总管王景弘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端揆之职,综理百司。任望斯重,勋贤攸寄。中书省右丞相胡惟庸,识量宏远,神情警发,道照搢绅,才资文武,樽俎之策,电断风驰,干戈所指,云消雾撤,固降临辅阙,宜穆彝章,可中书左丞相,散官如前。

群臣震惊,胡惟庸竟然拜相了,论资历论功劳,都轮不到他,可他竟然拜相了,而且还是中书省独相。

皇帝罢了汪广洋,升胡惟庸为中书省左丞相,这不言而喻,皇帝对胡惟庸是多么的信任,甚至超过老相国李善长。当年,为了牵制李善长,皇帝还把徐达摆在右丞相的位置上,可现在,皇帝等于把整个中书省都交给了胡惟庸。

下朝后,群臣走在御道上,议论纷纷。

“为何是胡惟庸论资历论功劳,刘伯温,宋濂,吕昶都比他胡惟庸要强啊。”

“也不难解,胡惟庸是淮西人,是老相国的学生,陛下还是需要淮西文武呀,表示陛下对淮西文武的信任。”

“还有一层意思,刘伯温是左都御史,也是唯一能敲打淮西勋贵的人了,他若是做了丞相,陛下没有一個能不惧权贵的左都御史了。”

众人边走边议,心中各有盘算。他们商定下朝后前往胡惟庸府上道贺,毕竟人家如今已是百官之首的丞相,巴结攀附自是少不了。

……

玄武湖。

玄武湖畔,战船如织,炮声隆隆,正在紧张地演练着战法。湖畔的丐帮总坛,喊杀声震天,张定边全神贯注地指挥着鸳鸯阵的操练。

朱四爷站在一旁,目睹这一切,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他虽能推演出戚继光的鸳鸯阵,但张定边却能将此阵法运用得出神入化,这无疑是天生的将帅之才。

鸳鸯阵是倭寇的克星,因为倭寇当中许多是东瀛浪人,剑道修为极好,极其擅长近战。而只需要十一个人一组的鸳鸯阵,完美克制了他们。

两名手持盾牌和标枪的士兵冲在最前,保护着整个队伍的同时,用标枪发动远程攻击。阵法的核心,是一名挥舞着奇特武器狼筅的士兵,他的存在让整个战阵更加稳固。狼筅手后,四名长矛兵严阵以待,他们的长矛如林,主要负责输出伤害。最后两名短刀手,则负责补刀和保护侧翼。有时,鸳鸯阵后还会跟着一名火枪手,为战阵增添远程火力。

这一完美阵法,无论是远程攻击还是近战肉搏,都能发挥出惊人的战斗力。史书记载,戚继光曾凭借此阵法连战连捷,将倭寇杀得狼狈逃窜。

“老张,好好训练。”朱四爷看着张定边,满意地点了点头。

“四爷,船队即将出海,我打算带兄弟们直接到海上进行实战训练。”张定边眼中闪烁着炽热的战意,“一旦训练有成,我们便直捣倭寇巢穴,将他们一网打尽。”

“好!”朱四爷闻言,毫不犹豫地表示赞同。

他对大明战船的装备有着充分的信心,这些战船比倭寇的船只高出数个等级。再加上张定边训练有素的士兵,此战必胜无疑。更何况,如今的倭寇规模并不大,正是将他们一举歼灭的大好时机。

……

从丐帮总坛出来,已经是傍晚,朱四爷悠哉悠哉的走去皇宫。策马经过胡惟庸府前,看到许多官员堵在门口,原来他们都是来祝贺胡惟庸拜相的,可胡惟庸闭门不见客。

朱四爷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胡惟庸这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做给皇帝看,他胡惟庸不拉帮结派,可皇帝朱元璋还不知他这点小把戏

“只不过是皇帝的一颗棋子罢了。”朱四爷心中暗笑

他目光缓缓扫过那群朝臣。

未来的胡惟庸案,这里面多少人会跟着胡惟庸一起人头落地到那时候,他们后悔的机会都没有了。在洪武朝做官,还是很危险的,还好,老子现在是太上皇,什么都不用怕了。

他来到皇宫文华殿,朱元璋和朱标果然还在批折子。他晃了晃手中的烧饼,喊:“来来,先吃点。”

朱元璋和朱标放下手中的笔,来到他身旁,三人就这么坐在台阶上,大口大口的啃起来。朱四爷边吃边吐槽,特么,朱家人都喜欢吃烧饼,老子都有这毛病了。

“重八,刘伯温到我这里弹劾你,说你欠了两个月俸禄了。”朱四爷道。

“什么那个老匹夫,告状告到爹你那去了”朱元璋大骂,“才几个钱啊,至于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