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shi长连连点头。
赞同的说道:“现实的困难确实很多,不过我们要做的,就是克服困难,用我们勤劳的双手,还有智慧,来改变我们的现状。
这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知青下乡的原因之一啊。”
对于顾云阳的身份背景,在几次汇报之后,楚shi长就让人去调查了。
这一调查,就让人吃了一惊。
顾云阳的经历,还真是让人瞠目结舌,也觉得有些可怜可叹。
对于帝都顾家,楚shi长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把养子当奴隶使唤的,能是什么好人?
不过对于顾云阳能够扛住压力,自学成才,在那样的环境里,还能成才。
这,就是让人敬佩的。
在场的人其实都知道顾云阳的身份,楚shi长这么说,他们自然是应和了起来。
“是啊,国家的这个政策,肯定是对的。”
“知识青年下乡,给咱们乡村带来了知识,带来了改变。”
“红旗大队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么。”
实际上,知青下乡的原因是什么。
乡下人不知道,他们这些干部还能不知道?
至少到了楚shi长这一层,他们还是知道知青下乡的背景,以及其必须性。
城市青年太多,提供不了足够的工作岗位,导致这群年轻人精力太多,只能在街上打混,打架斗殴,影响秩序。
另外,国家粮食不够。
就只好将这群人送下来,一方面是解决城市治安问题。
一方面,解决粮食问题。
以及工作需求带来的紧张感。
此外,让他们下来,到地里自己干活,至少要养活他们自己。
这些核心的问题,下面人是不知道的。
一开始接收知青的那些地方,确实是带着极大的热情来欢迎的。
谁知道,这群知识青年其实也没有多少有用的知识。
且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下地干活更是拈轻怕重,不仅对农村没有多少帮助。
还侵占了原本农村的粮食。
工分不够,也不能饿死他们。
至少人头粮要给。
再加上有的知青干不了活,又吃不了苦,就起了坏心思。
勾引村里的姑娘,坏了人家的清白。
占了人家的便宜,要村民养着。
这些城市来的青年,普遍比村里人要体面一些,至少长得白净一些,加上有一些学问,比农村的孩子要有气质一些。
所以很是欺骗了一些姑娘。
当然乡下汉子,算计了女知青的事情,也是比比皆是。
所以这才没多久,从轰轰烈烈的百万知青建设北大荒的场景,变成了现在双方都对对方不满的状况。
这样的情况,未来还会加剧。
但此刻楚shi长这么一说,大家自然都是顺着话说下去。
“是啊,知识青年下乡,可不是给大家带来了知识么?”
“顾书记,就是其中代表。”
没办法,下面农村对于知青下乡的事情,也是比较抵触的。
一群来分他们粮食的人,这些乡下人怎么可能会有好脸色?
每年地里的那点收成,换算成钱后,一年也剩不下多少。
结果农民承受了这个国家最沉重的压力,没有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