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敌友转换
在投降这个问题上,青州丢失后,袁绍方上下已经达成了无声的默契。
原因很简单,确实打不过。
他们已经尽力了。
大大小小的战役打了那么多次,他们每次几乎都可以说将战力发挥到了极致。
没有决策性的失误,兵力、统帅、战略、谋略等,都已经运用到了极致。
就是这样,依旧无法取胜。
而且兵力还越打越少,地盘越来越小、人口越来越少,他们下一次作战绝对还没有前一次强。
而敌人,却是越来越强。
从一开始的“势均力敌”,到后面勉强有还击的能力,到此前只能固守,到现在连固守的能力只怕都没有。
但凡是稍微理智些的,都已经看清了形势。
若是没有吕布、公孙瓒和刘范的先例,或许袁绍还会舍命一搏。
但现在……
即便他强行撑几年,也只是为刘备和孙策作嫁衣,自身只会越打越弱。
何必呢
留有足够的兵力和人口跟公孙瓒一样去西域开疆拓土,混个征西将军、赵王之类的它不香吗
留着有用之身,子子孙孙卧薪尝胆个几百年,说不定还有机会再打回来。
袁绍是有血性之人,但是大势如此,他早已看清了。
此战战败之时,他麾下的文武心就已经散了。
至于那些世家豪强,早就做好跟他去西域混的准备了,只是一直默不作声看着他最后的挣扎罢了。
不拖后腿,但也不怎么支持。
没人会往必败的战事上砸钱,给袁绍保留些元气,以后日子还长着呢。
实际上曹操这边的情况也差不多,但是曹操不甘心,靠着曹氏和夏侯氏的宗亲和荀彧等人的支持,一心要打这最后一仗。
论起心志之坚韧,这天下曹操和刘备必然位列前二。
二人都是不认命的主。
中原世家豪强虽然头疼,但也没有过多的制止,而是保持着和袁绍麾下世家豪强一样的态度。
尽力给钱给粮,毕竟都是些身外之物。但是人口和兵马没有,你自己解决。
我们的人口和兵马日后还要给你留着,那是股本,不能动。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神奇的情况,某种程度上也是田泽一手促成的。
田泽对于曹操和袁绍等人的希望与寻常世家豪强不同。
袁绍和曹操等人,哪怕是最次的刘范和公孙瓒这种,其麾下的文武阵容也是能够撑起小半个大汉这种规模的大国的。
田泽一向是有多大能耐给多好待遇。
对于这些诸侯的待遇远比对世家豪强的待遇要好得多,毕竟后者更擅长的是教化和渗透,而且数量众多。
前者才是未来征服天下的排头兵、顶梁柱,凤毛麟角。
世家豪强早已看出了这一点,所以即便袁绍和曹操等人已无取胜的希望,在世家豪强眼中依旧是香饽饽。
喜欢四处下注的他们自然不会放过,而且位置摆的很正。
伴随着中原诸侯改革之事,他们已经看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