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1章 西北互保!(1/2)

第221章西北互保!

最终在多尔衮的摆烂之下。

钱谦益等江南士绅只得扭扭捏捏地将四百万石粮食再度装船。

算上之前运输的粮食。

秋收之后,整整八百万石的粮食被送给了多尔衮。

只求他的那点兵马南下支援啊!

这要是搁在平日后。

八百万石粮食都特么够养多少兵马了!

按照在大明朝的标准。

一个兵一年能给八石粮食。

明军非把咱大清给顶回去不可!

这八百万石粮食,就特么是百万明军啊!

更别提还有八百万两银子。

这一千六百万的钱粮。

要是在崇祯朝事情砸在明军的头上。

别说鞑虏了,就连流贼明军也搂草打兔子。

一块给收拾了!

但是在现在,江南士绅的这一千六百万钱粮。

所换来的不过去济尔哈朗和包衣军这区区十万清军的相助而已。

这笔买卖。

钱谦益等人算了算帐。

真可谓是亏到姥姥家了。

可是他们这些江南士绅也是没办法啊!

要是不出这一千六百万钱粮。

闯贼可就要进江南了!

这闯贼一进江南。

还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吗

别的不说,永镇可是就要没了啊!

所以在多尔衮摆烂威胁下。

钱谦益等在明末被教育过的江南士绅们。

也只能扭扭捏捏,含泪送这么多钱粮北上啊!

好在江南足足有一百多万顷水田呢。

按照一亩地产二石米,地租七八成算。

哪怕是不动用积蓄。

靠着今年的地租,除了维持团练和交这一千六百万钱粮外。

钱谦益等人还是能剩不少。

虽然江南地区在往年,多会用大量良田种植等经济作物。

并依仗湖广地区的粮食供应。

可是在现在。

不但湖广早已经残了。

就连江南的水田也早就大规模恢复粮食种植了。

所以无论粮食还是金银。

钱谦益等人都还支撑得住。

只不过江南士绅以往的一宴百羊,每顿饭的一百多道菜。

却是只能剩下六十多了。

一想到此处,钱谦益等人便想骂这个狗日的世道。

这世道一乱。

受伤害的怎么往往都是他们这些江南的有钱士绅。

而无论是鞑虏还是流贼。

都特么在祸祸江南啊!

只是钱谦益等人心里再怎么想。

都无法阻止闯贼和鞑虏联手坑他们钱粮的事情。

所以为了保住根本。

钱谦益也只能低三下四地对洪承畴和博洛说:

“洪经略,博贝勒。”

“八百万石粮食,八百万两银子。”

“我江南群贤一分未少,都已经装上海船运送北上了。”

“所以还请二位帮我等催催摄政王。”

“让包衣军和秦晋兵南下。”

“好在安庆挡住闯贼,保住我江南根本之地!”

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博洛。

在看到江南士绅服软,送了这么多钱粮北上后。

也都是眉开眼笑。

“请老宗伯放心,有我八旗天兵在。”

“江南地区定能高枕无忧。”

“本贝勒这就用八百里加急,催促摄政王发兵南下。”

“这就好,这就好。”

钱谦益闻言也是如释重负。

就这样在跑死了不知道多少匹马后。

江南的消息再一次传到了北京。

多尔衮得讯后也是不禁喜笑颜开啊!

“哈哈哈!有着一千六百万的钱粮。”

“莫说是区区十万新兵了,就算是二十万新兵本王也能练得。”

“更何况若是将吴三桂和秦兵和姜瓖的晋兵调到江南。”

“不仅答应他们的钱粮可以免去输送成本。”

“而且有这么多兵马在。”

“也能在打退闯贼后,再从钱谦益等人的手中榨出一笔钱粮出来啊!”多尔衮哈哈大笑道。

原本多尔衮就指望着江南地区的四百万石秋粮以及北方各地的地皮来扩充十万新兵。

而现在江南地区却足足运送了一千六百万钱粮北上。

有这么多钱粮在。

二十万新兵的确是能够轻松编练啊。

毕竟孙国主此时在云南,也就靠着四百万左右的岁入。

正在捣鼓自己的二十万大军呢!

多尔衮有一千六百万在手。

何愁满清的军力不复啊!

“传令下去,令吴三桂率秦兵,姜瓖率晋兵东进。”

“豪格的包衣军也从怀庆南下。”

“各路大军当在徐州集结。”

“而后南下安庆,和闯贼一决雌雄!”

多尔衮郑重开口,宣布了自己的命令。

现在虽然从江南榨出了钱粮。

但安庆门户却已经落入了闯贼之手。

对于今年的一千六百万钱粮。

多尔衮可并不想只收一回啊。

所以这位摄政王也是打算在北方拉起一切可用的兵马。

前往江南,挡住闯贼。

好在来年,再刮一次江南士绅。

在一番手忙脚乱之下。

靠着满清的驿站系统。

多尔衮的军令迅速下发到北方各地。

吴三桂等人得令后,也是不敢怠慢。

连忙下令麾下的各路兵马集结。

准备前往江南发一笔横财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陕北之地却出事了。

“什么!让老子带兵去江南打闯王”

“吴三桂是不是脑子被驴给踢了!”

延安城中,王永强看着军令没好气道。

他在几个月前还是李过的部下。

虽然现在降了吴三桂。

可让他带着兵马千里迢迢去江南打闯军。

这不是在扯谈吗

王永强之所以投降吴三桂。

还不是因为陕北缺粮,只能找关中补。

而他也舍不得用自己的兵马和吴三桂消耗。

所以便在种种因素下。

以钱粮和蓄发暂时投降了吴三桂。

既然王永强投降的前提是为了保住兵马和实力。

那么现在让他去江南打闯军这又怎么能行呢

说到底陕甘边镇之所以暂时依附吴三桂。

不就是一個权宜之计吗

既然都尼玛权宜了。

这特么能为了吴三桂去拼命吗

“大帅说得对!”

“咱们都已经投了吴三桂,又怎么能再去打闯王呢”

“更何况,闯王势大。”

“说不定哪天就把鞑子给解决了。”

“要是我们好好地待在陕北。”

“那么靠着和李过大帅的交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