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这分明就是大顺天兵!
顾君恩和万年策也是急了。
现在满清以分封和包税拉拢天下军阀和士绅。
若是大顺不采取相对应的政策。
只怕甲申年间。
军阀和士绅与满清联手对付大顺之事就要重新上演了!
等到那时。
原本唾手可得的天下将变得遥不可及。
这江山究竟会何去何从。
顾君恩和万年策心里也是没底啊!
毕竟满清现在依旧坐拥大半天下。
若是不能迅速击败。
鬼知道到最后,事情会如何。
然而李自成闻言却叹气道:“君恩、年策,朕也的确想拉拢军头和士绅。”
“好迅速结束天下战事,给百姓一个太平。”
“可是多尔衮此贼已经给了军头和士绅最大的价码。”
“无论我大顺如何拉拢。”
“现在都已经无济于事。”
“既然如此,朕倒不如另走一条路。”
“以堂堂之阵,王者之师,平推天下!”
“只要咱们能一块地盘一块地盘地打下来。”
“整个天下便会焕然一新!”
“我大顺虽然苦在一时,却可功利千秋!”
现在面对多尔衮的政治策略。
李自成已经无法再和他掰手腕了。
满清可以自暴自弃,大顺却不能自甘堕落。
若是李自成答应了军头永镇,答应了士绅包税。
那么固然满清翻手可灭,天下唾手可得。
可是这样的一个天下,李自成就算是得了又有何用
等到那时,诸侯永镇,士绅自治。
这副乱摊子,瞬间就倒退回了蒙元时代!
这种凄惨景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还不如满清呢!
毕竟满清治下的汉人至少还能维持人口。
而在包税制下。
若是过了三百年,只怕汉人连人口优势都无法维持了!
想那奥斯曼帝国幅员何其辽阔。
但是在包税制的敲骨吸髓之下。
整个国家的人口还不如千年前的东罗马。
希腊和埃及之地,都是曾经诞生过辉煌文明的存在。
可是在奥斯曼的重压下。
希腊独立之时人口不过六十万,还不如古典时期。
埃及之地亦不过人口二百万,也比不上法老时代。
这是一個什么概念
如果用汉地对比的话。
那就是汉地的人口被祸害到了夏商时期!
只有区区千余万乃至于几百万!
这就是包税制的威力!
当然了在西欧等地亦长期存在封建包税。
可是由于西欧国家需要竞争。
现在又产生了文艺复兴等文明景象。
欧洲的人口已经开始突飞猛进。
而李自成若是在汉地承认包税。
那么可以想象的是。
在缺乏外部竞争,以及内部开化的情况下。
让衮衮诸公包税三百年。
那么整个华夏将是一副什么样的凄惨景象啊!
宋明时代,虽然衮衮诸公把国家折腾得打不过蒙元、满清。
但是至少还能留下足够的人口。
让汉人不可能被彻底消灭。
可要是用了包税之法。
一旦华夏的人口骤减。
那么三百年后,华夏很有可能将成为第二个澳洲。
会在西方列强的枪炮下彻底地亡国灭种!
近代华夏和日本之所以能够区别于澳洲和新西兰。
其原因还不是这两地人口众多。
无法让西方殖民者实行种族灭绝吗
可若是把汉地折腾到了夏商时期的人口。
西方人能灭了澳洲土著,能灭了印加,能灭了阿兹特克。
又为何不能灭了只有区区千万人口。
却占据了富庶汉地的华夏呢
李自成是非常清楚的。
汉地就是因为体量太大了,往往会缺乏外部压力。
这就导致了历朝历代,王朝内部的斗争会异常激烈。
对比西方的封建主。
要是让地方士绅完成掌握了基层的控制权。
那么以这帮人的尿性。
非把全天下祸害成无人区不可!
所以无论如何,包税之法是断不可行的!
因为这会导致真正的亡国灭种!
“苦在一时,功利千秋”
顾君恩和万年策皆是眉头一皱。
“陛下,一时不过,何至千秋”
“以微臣之见,我大顺还是先一统天下为好。”
“待消灭了满清,再回过头来对付军头和士绅也不晚啊”
万年策语重心长道。
李自成摇了摇头道:“时过境迁,江河倒转。”
“若是朕今日没有下定清除全天下的魑魅魍魉的决心。”
“将来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呢”
“人终究是会变的。”
“现在朕正值春秋鼎盛,手底下又有一帮志同道合的老兄弟们。”
“此时此刻若不清扫天下,反而贪图安逸。”
“只怕到最后,会悔之晚矣!”
此言一出,万年策和顾君恩等人皆是心头一紧。
李自成说的没错,相信后人的智慧。
这是将是一场豪赌。
包税乃是罪恶的源泉。
若是大顺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扼杀。
而是选择与其同流合污。
那么等上一段时间后,鬼知道大顺还有没有能力。
能够再将其清除!
毕竟此时此刻,李自成本人的精力还很可以。
手底下的大顺老兄弟也还是不忘初心之人。
可要是选择等下去。
这些老兄弟们会产生什么变化,那可就无人知晓了。
有句话说得好。
农民出身的将军还是农民吗
有些人是,有些人不是。
但无论是不是,这些将军的儿子们都不会再是农民!
若是李自成承认了永镇和包税。
选择和满清比拼下限。
一旦大顺老兄弟们在时间和诱惑下渐渐地变了。
那么等李自成回过头来想要清除军阀和士绅。
只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既然如此,那就从一开始便划清界限。
带着大顺老兄弟再重新打一次天下吧。
“陛下若是执意如此,只怕我大顺将士将血流成河。”
“全天下的百姓将哀鸿遍地啊!”
顾君恩眼见李自成意志坚定,忍不住叹息道。
“哼!”李自成冷笑道:“朕若是此时退缩,等到将来。”
“我大顺少流的血,百姓少落的泪,将成百上千地还回来了!”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传令下去,明日开始,猛攻荆州!”
“破城之后,郑四维全家老小,一个不留!”
“谨遵陛下圣旨!”
刘希尧、刘世俊、吴汝义等一众老兄弟两眼放光道。
第二日清晨。
大顺军旌旗蔽日,金鼓喧天。
十五万大顺军并围困荆州的一万兵马。
共计十六万将士发起了对荆州的进攻。
长江上,江岸边,到处都是顺军。
十几万大顺军直接将荆州三面围困。
而剩下的一面也被顺军的水师战船所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