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还是为大清多留一支兵马吧!
数万大顺军一拥而上,轻而易举地攻占了阳平关和略阳一带。
这一带是连接巩昌府和汉中府的枢纽。
亦是关中和四川联络的要害。
从剑阁至阳平关、略阳,再通过凤县进入凤翔府。
这是巴蜀到陕甘的主要道路。
也是大军出征的必经之路。
昔日姜维屯兵沓中,面对魏军采取了敛兵聚谷之策。
其战略构想,就是在汉中利用汉、乐二城为据点。
放开子午道、褒斜道等小路,放魏军进入汉中盆地。
然后蜀军据守汉、乐二城,在汉中扎下两颗钉子。
再坚守阳平关和阴平桥。
既堵住魏军从汉中西出的道路。
又确保了姜维主力和四川的联系。
待魏军在汉中师老兵疲,粮饷匮乏之时。
便可发起反攻,将魏军重创甚至是歼灭于汉中。
从而为蜀军主力收复关中,还于旧都奠定基础。
可是这个计划最为核心的阳平关和阴平桥却因为叛徒而失守。
这导致魏军得以从汉中西出,直接截断了姜维主力的退路!
进而引发了蜀汉的灭亡。
可以说阳平关和略阳一带,是陕甘和巴蜀之中最重要的战略地带。
如今大顺军却占据了此处。
刘芳亮既可以北上出凤翔,又可以南下攻剑阁。
同时也掌握了汉中的西出口。
直接截断了四川清军的退路。
对于如此重地,刘芳亮自然不敢大意。
攻占阳平关和略阳后。
他带着大顺军在此地据守关隘,囤积粮草。
摆出一副长期据守的状态。
这也是李自成先前交代的事情。
因为只要把这一带堵住,四川清军就算击败了大顺主力。
他们也无法出剑阁,回到陕甘了。
只要刘芳亮坚守的够久,哪怕清军的援军通过子午道等小路夺回了汉中。
刘芳亮卡在阳平关一带。
都能够把清军堵在四川饿死。
当然了若是清军分散进入茫茫的巴山之中。
那么的确有些人能够走出来。
但如此行为,清军主力无异于自行瓦解。
十二月下旬,刘芳亮聚集了大顺军五万人,降兵数千人,义军、丁壮万余人。
他派遣一万大顺军围困褒城。
并分兵一万,配属万余义军,在子午道等几条小路设防。
而后他带着三万大顺军,裹挟数千降兵。
在阳平关一带设防,彻底堵死了清军的后路。
而与此同时,在大顺军的穷追猛打之下。
梅勒章京伊尔德也带着残兵败将回到保宁。
“什么!我军败了!”
保宁城中,当看到伊尔德的模样后。
正白旗蒙古梅勒章京明安达礼大惊失色道。
“败了!败了!我军败了!”
伊尔德垂头丧气,拿着一个水袋一边喝着水一边回答道。
“败了!”
明安达礼惊恐道:“那英亲王和硕王爷呢”
“十有八九是为国尽忠了。”伊尔德苦笑道。
他亲眼看着大营之中的八旗兵全军覆灭,以及阿济格主力在豆山的覆灭。
仗打成这副样子。
这两位王爷估计已经没了。
“什么!硕王爷尽忠!”
“这可是失陷宗王的大罪啊!”
明安达礼闻言,整个人头皮发麻,不寒而栗。
“不是硕王爷十有八九尽忠了,而是英亲王和硕王爷估计都已经为国尽忠了。”
伊尔德悠悠开口,言语间尽是无奈道。
此言一出,明安达礼张大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怎么可能李过怎么可能把我军打成这个样子”
“竟然同时让两位王爷生死不知!”明安达礼流着冷汗,不可置信道。
听伊尔德这么一说,阿济格带的主力已经是惨败于闯贼之手,损失惨重了。
然而明安达礼接下来的话却直接粉碎了他的幻想。
“不是李过,是李自成,已经死了的李自成!”
“他来四川了,而且还是带着十万闯贼主力来的!”
伊尔德郑重开口道。
“李自成!十万闯贼!”
明安达礼闻言,整個差点眼前一黑。
“那李自成带着十万闯贼围攻我军。”
“咱们到底损失多少兵马啊”
伊尔德闻言苦笑道:“明副都统,我一路上都在被闯贼追杀。”
“估计明日闯贼就会来保宁了。”
“其他副都统和都统,乃至于贝子和王爷。”
“若是在今晚不能回到保宁。”
“那么他们就都要留在四川了。”
明安达礼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
“也就说是除了伊副都统你,其余的满蒙大员,都生死未知了!”
“不错,上到王爷下到我这种副都统,梅勒章京。”
“大部分人已经在豆山上给大清尽忠了。”
“而十万闯贼追击甚快。”
“我们要是不走,只怕等到明日就走不了。”伊尔德满脸苦涩道。
马进忠和郝摇旗二人带着骑兵不顾马力。
一路上追着他打。
在这种速度下,就算还有一些满蒙大员还活着。
只怕也赶不来保宁了。
而此时此刻,保宁残破。
又仅仅只有几千兵马。
根本无法据城而战。
若是不走,只怕他和明安达礼就只能死在这里了。
然而面对他的建议。
明安达礼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不行不行,我要是撤了。”
“一旦保宁失守,不仅是我军的败兵。”
“就连豫亲王的大军也回不去了!”
此时此刻,保宁是入川清军的后路。
在明安达礼看来,若是放弃。
那么一旦闯贼占据此处。
清军的残兵败将以及多铎的这一路兵马可就要全留在四川了。
战役往往都是这里。
失败的本身可能损失还小。
但失败所产生的影响却是非常巨大的。
清军直接战死在豆山的人,虽然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