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4章 社稷转危为安,日月幽而复明(1/2)

第134章社稷转危为安,日月幽而复明!

“大明!”

“大明!”

“大明!”

钱塘江边,数万明军高喊着头号。

向着清军主动发起了进攻。

方国安和王之仁二人亲临前线。

指挥着各路兵马向着已经渡江的清军发起反扑。

砰砰砰——

一轮轮枪响响起。

明军开枪放铳,迅速驱逐了周围游弋的清军骑兵。

而后奋勇而上,主动向着清军步兵发起了挑战。

“步兵迎敌,骑兵绕后!”

博洛见状淡淡地开口。

昔日在杭州城下,方国安的部队曾经依城而战,在涌金门列阵打退过八旗兵。

原本还不如刘泽清、刘良佐的方国安做到了吴三桂和祖大寿的战绩。

但是博洛却依旧没有把方国安放在眼里。

虽然方军曾经打退过八旗兵。

可那却是依靠炎热和城墙。

而现在八旗兵和方国安的部队展开的却是真正的野战。

砰砰砰——

砰砰砰——

战场上,枪炮不断。

清军马步兵分开迎敌。

清军的骑兵迅速找上明军的骑兵对阵。

而两军的步兵先是开枪放箭,随后便战到了一起。

一杆杆长矛刺出,血腥的推矛战展开。

无数士兵在密集的长矛中倒下,而后面的士兵则勇敢地接过队友的岗位,凶猛地挥矛刺杀。

在血泊之中,明清两军杀伤相当。

方国安和王之仁的步兵顶住了清军反击。

博洛见状眉头微皱。

他去年南下之时,江北四镇望风而降。

根本不敢和清军一战。

而现在高杰、黄得功、刘泽清、刘良佐四人死的死,降的降。

昔日不如他们的方国安和王之仁却神奇地可以和清军一战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原来在浙东,方国安和王之仁二人每年能够将这数府之地的六十余万粮饷纳入囊中。

二人的部队粮饷较为充足,器械也补充了不少。

所以其麾下的步兵经过一年时间的磨合后。

便已经有了一定战斗力,足可和绿营兵们较量较量了。

说到底明军只要有饷,其战斗力那可是不容小觑的!

博洛脸色微凝,随后开口道:“让马甲上,迅速击败明军的骑兵。”

“锁下胜局!”

咚咚咚——

大批八旗马甲驾驭着战马开始投入战场。

随着精锐的八旗骑兵入场。

明军的骑兵迅速溃败。

无数马兵或四散而逃,或遁入步兵方阵之中寻求庇护。

方国安和王之仁二人在浙江,虽然粮饷供应不错。

可在骑兵方面,二人还是无法训练出一支能够抗衡八旗马甲的部队。

而现在这个缺陷,也迅速在战场上表现出来。

清军驱逐了明军的骑兵后。

八旗马甲开始尝试冲击明军的军阵。

咻咻咻——

一轮箭雨射出,当即就射死了大批明军步卒。

而明军也是斗志昂扬,纷纷开枪放箭强势反击着八旗马甲。

随着一阵战旗的挥舞。

训练有素的八旗马甲迅速放弃了强冲明军方阵的打算。

退于远处,威慑着战局。

“步兵全数压上,再迅速运载火炮过江!”博洛挥了挥手,又一次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刹那间,清军的步兵方阵发生了便化。

大批火枪手和弓箭手放弃了对侧后的防御。

纷纷加入正面战局,对着明军开枪放箭。

而明军虽然在步兵上占据了数量优势。

可由于清军骑兵的威胁。

方国安和王之仁二人不得不将士卒四分。

在侧后方也保持着强大的兵力。

骑兵的威力就是如此巨大。

清军骑兵哪怕不出战,仅仅只是列队于远处,保持着对明军的威胁。

明军步兵就不得不列成四方阵。

将兵力和火力大批地分散于侧后。

用来防止清军骑兵有可能发动的冲锋。

博洛的骑兵仅仅只是存在。

便分散明军步卒大半的兵力和火力。

而在清军骑兵击败明军骑兵,彻底解除了明军骑兵的威胁后。

清军的步卒则是散开了方阵,放弃了对侧后的保护。

直接将兵力和火力尽数压上了正面。

这一下,虽然明军步兵在兵力上有优势。

可在正面对决中,方国安和王之仁却是不得不以多打少!

咻咻咻——

砰砰砰——

噗噗噗——

战场上,弓箭、火枪、长矛不断地发威。

在骑兵的配合下,清军的步兵开始占据上风。

大批明军倒在了血泊之中,为清军所杀。

可哪怕战至此时,方国安和王之仁的帅旗依旧不动。

明军士兵围绕在帅旗周围依旧在奋力抵抗,并不断地杀伤清军士卒。

“南兵竟然如此勇猛,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博洛见状感叹了一声。

方国安和王之仁二人原本只是南明中不起眼的小角色。

可刘泽清和刘良佐这样的大员都降了。

高杰的部下和黄得功的部下也以各种方式同样投降了咱大清。

唯有二人在浙东坚持抗清,并成为了鲁监国政权的主力。

甚至还两度攻打杭州,杀伤清军不少。

如今又在钱塘江边死战到底。

如此有气节也有能力的人。

博洛也是打心底里高看一眼啊!

只可惜二人虽然为大明死战到现在。

但人力有尽时。

明军步卒的搏杀并不足以扭转整个战局。

正如浑河之战中的另一支浙兵一样。

失去了骑兵和炮兵的支援。

方国安和王之仁的部队注定会失败!

……

钱塘江边。

一连串的敲击声响起。

在少量清军的监督下。

大批民夫在钱塘江的浅滩处打下了一根根木桩。

由于钱塘江如今水浅,在清军的逼迫下一座浮桥迅速建造完成。

“过河!”一名八旗将领大喝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