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以防万一,本宫只能把誉王送出城去交由将士们,待本宫拿到晟皇签署割让南海三郡的契书,本宫自会放了誉王。”
“你把我的誉儿交给那些粗鄙的武夫,这怎么可以,我的誉儿还生着病呢,你这样做,会吓到他,会让他的病情更重的,你放了誉儿,太子担心的事绝不会发现。”淑贵妃急切的说。
“本宫叫军医看护好誉王,誉王不会有事,贵妃娘娘若担心,那便快些让晟皇签了割让契书,本宫立马就将誉王送回宫中来。”南安太子笑说。
“你,这怎么可以违背盟约呢……”淑贵妃气愤之极,却不敢与之发火,只能强压下火气,沉吟片刻说:“好,太子在这稍等片刻,本宫这便去让皇上写契书。”
淑贵妃说罢,转头看向软榻上的凤天佑,伸手将他脖子上的黄金长命锁解下来,向南安太子微微颔首,便转身走出大殿。
淑贵妃由众宫婢簇拥着来到御书房,看到站于御书外垂头叹气的张总管,她笑问:“张总管怎么挨声叹气的,是哪个不开眼的奴才惹到你老人家了?”
张总管见她,立行礼,苦着脸说:“哎哟,可不敢,可不敢,贵妃娘娘可折煞老奴了,
您叫我一声奴才就是抬举我了,您,这还在月子里呢,怎么出宫了,您可小心身体,遭了病皇上可是会心疼的。”
“本宫有急事找皇上。”淑贵妃说。
“呃,贵妃娘娘,皇上正在气头上呢,想等皇上消气可得会儿呢,您这身子虚,可不能累到,您还是回宫养着,等皇上消气了,老奴告诉皇上您来过了。”张总管笑说。
淑贵妃诧异,问:“这几日的政务也没什么让皇上烦心的,为何生气?”
“唉,别提了,刚刚镇南王来见皇上了,强迫皇上效仿凤虞山施行新政,还对皇上做了大不敬的话,可把皇上给气坏了。”张总管说。
“哦。”淑贵妃淡淡一笑:“我有法子让皇上不气,开门吧。”
“您真有法子?”张总管问。
淑贵妃点了点头,扬了扬下马,张总管立上前推开御书房的大门,请她进去。
“滚。”
她刚一进门,便听一声狂吼,随之一方砚台丢过来,在她的脚下四分裂。
“啊。”她吓得尖叫一声,惊魂未定的抚着心口。
晟皇听到声音,抬头看到淑贵妃,他立收敛怒火,急忙走过去拥住她,:“滢儿,你怎么能下地,还跑出宫来,你这身子不要了吗?”
“臣妾听说镇南王来惹得皇上大怒。”淑贵妃温婉笑看晟皇。
晟皇看到她美丽迷人的笑容,他愤懑的心绪好了些许,却沉下脸叹息一声:“知朕生气,滢儿你还笑得出来。”
“臣妾特意来给皇上消气的。”淑贵妃说着抬起手。
一只精致的黄金长命锁挂在她纤长的玉手上,晟皇皱着眉头:“你拿这哄朕开心,当朕是三岁小儿吗?”
“皇上,您仔细看看。”淑贵妃说着,玉手翻转,将金锁的另一面举到晟皇的面前。
晟皇抻头去看,见那黄金长命锁上以红宝石嵌出长命百岁几字,
“这,这是凤天佑的?”晟皇惊喜的瞪大双眸。
“就是凤天佑的,南安太子回来了,已证实凤夫人就是五年前死的宁琬琰,而凤天佑就是百里羲和宁琬琰的儿子。现在这小子就在臣妾的宫中,有了他,皇上可任意拿捏百里羲了。”淑贵妃勾唇阴鸷一笑。
晟皇一把夺过黄金锁,欣喜之极:“太好了,这回朕定能让百里羲交出兵符,朕还要让他用命来换他儿子的命。”
他仰头看向外面,喊:“来人。”
百里羲来到内阁,见到庭院中几个大臣围坐于石桌旁,侃侃而谈
,一人见他进来,脸上的笑容立敛,溜溜的站起来:“下官参见镇南王。”
其余几个大臣闻言转头看向他,皆起身拜见。
“人都说内阁大臣皆是日理万机,你们,到真是悠闲,这是今年的新天山碧罗茶吧,这茶本王都没得喝,我们还真是滋润享受。”百里羲冷声说。
丞相苦笑:“我等是刚刚处理完国务,将折子上交到皇上,忙里偷会闲,与几位同僚品会茶,但还是在讨论着国务事,王爷好眼力,一眼便看出是天山碧罗了,只是这非新茶,是下官珍藏了几年的陈茶,呵呵,下官为王爷斟茶。”
“不必了,本王有事与几位重臣元老商议,请上书房说吧。”百里羲说罢,先一步走进内阁。
丞相与几位臣工面面相觑,都面带惧色,心道这镇南王几年不理朝政,这突然来内阁,他们都提心吊胆的。
他们赶紧进入上书房,百里羲拿出奏折给他们看:“你们都看看吧。”
丞相拿起奏折看了看,神情有些复杂,将奏折交到身边的大臣手上。
几个大臣相传奏折,都看过后,都与丞相一般,如便秘一般的神情,谁也不敢说话。
“都看过了,那就与本说说,你们当如何推行新政?”百里羲坐于太师椅上,看着在他面前乖乖站成一排的大臣。
片刻,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打算先开口,生怕惹怒了这心狠手辣的铁血王爷。
“哑巴了吗?”百里羲说,那低沉的声音中带着骇人的威压。
他指着丞相:“丞相先说。”
“这……,下官今早还听皇上说,在清理了凤虞山的歪风邪气,这转眼怎么就要效仿凤虞山,推行新政了呢,下官实有些不解。”丞相讪讪的问。
“丞相,这是说本王假传圣旨吗?”百里羲冷声问。
“不,不敢,下官怎敢质疑王爷,下官就是随口一问……,那个,推行新政可是能动摇国本的大事,王爷容我们几个商量一下,再回复王爷。”丞相说。
“好,你们就在这里商议,本王在这等着,本王要听听你们有何好的建议推行新政。”百里羲说。
“呃,好好,王爷您稍等片刻……”
丞相看了看几人,走去一旁看着奏折,都哭丧着脸,不知如何商易。
纷乱的脚步声响来,百里羲看向窗外,见众多御林军冲进了内阁,大内监张总管走进上书房,躬着腰笑看百里羲:“镇南王,咱家传皇上的话,请王爷到宗人府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