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九江之战
江东的局势愈发紧张,赵云占据会稽后,孙权的反扑如同狂风暴雨般袭来。
吕蒙、陆逊等将重新集结精锐,在会稽城外严阵以待,周瑜更是亲自统筹全局,谋划破敌之策。
江东的水军和陆军轮番发起攻击,但都被赵云安排的守将一一击退。赵云深知,孙权绝不会善罢甘休。
虽然会稽城在手,但随着时间推移,局势可能对自己愈发不利。在这僵持之际,郭嘉对赵云道:“如今会稽虽在我们手中,但江东气数未尽,孙权必然不会久攻不克便退兵。我想此时出我军之奇兵,直捣江东要地九江。一来可打乱他反攻部署,分散他在会稽的兵力;二来可威慑江东其他城池,使其不敢轻易妄动。”
众将纷纷请命道:“末将愿往!”
赵云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徐晃、周仓二人擅长水性,已率三万精锐,顺着长江水路,迅速驶向九江。子义,文远,孟起你们三人率陆军前往九江,与徐晃、周仓汇合,共同迎战孙权。此战关系重大,不可轻忽。”
三人领命而去,赵云则在会稽城中稳定人心,准备迎接孙权即将到来的更大规模反攻。九江之战九江,江东的战略要冲,水路交通枢纽。徐晃与周仓率水师赶到时,九江守军毫无防备。
徐晃、周仓当机立断,兵分两路。徐晃率领一千骑兵,从陆路突进,冲破了九江城外要塞的防线;周仓则亲率两千精兵和战船,沿着长江对九江城发起了攻击。
九江告急的消息传回会稽大营,周瑜大为震惊,急忙调拨一万水军和两千步兵前往九江救援。
然而,徐晃、周仓二人作战速度极快,在救援部队到来之前,就已攻克九江城外的一些重要据点。九江城中的守将见状,决定坚守不出,等待援军。
徐晃也没有立刻对九江城发起总攻,而是在城中及周边区域建立起严密的包围圈,切断九江与外界的战略联系,抢夺城外的粮草囤积点,使城中守军陷入粮草危机。
赵云得到九江方面的战报后,立刻调整部署。他让城中的守军加强防御,同时调遣一部分士兵前往九江增援,以防东吴有变招。
孙权的抉择孙权得知九江失陷大半城池,焦急万分。
他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黄盖主张立刻回撤攻打九江,趁赵云立足未稳夺回城池,并认为这样可以扭转战局;而程普则认为九江与江东腹地距离尚远,此时抽调会稽前线的兵力,会使会稽防线空虚,反而让赵云有机可乘,他建议先加固会稽防线,再做长远打算。
周瑜沉思良久,权衡利弊后说道:“黄盖将军所言不无道理,九江落入赵云之手,对我江东战略布局危害甚大。但程普将军的担忧也有道理,会稽防线的稳固至关重要。如今之计,我等兵分两路。
韩当将军率三万水军继续加强会稽防线,严防赵云再出奇兵;我则亲率五万大军,直捣九江,务必夺回战略要地。”
会议就此决定,会稽防线重新调整,韩当的布置滴水不漏,以防备赵云可能的攻击;而周瑜则带着满腔的怒火和决心,统帅大军直扑九江。
远在荆州的诸葛亮,似乎也嗅到了江东内部局势变动的气息。诸葛亮、徐庶在府中密谈,替自己的主公刘备谋划,商讨如何在江东这场内战之中坐收渔翁之利。“孔明,江东局势混乱,我们是否可以趁机出击?”徐庶问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轻摇羽扇:“,江东内乱,正是我们扩张势力的好机会。我建议袭击谯郡,那里是赵云的防守比较薄弱的地方,所能得手,对我们进据中原有很大帮助。”
徐庶也点头附和:“孔明所言极是,所是主公取了谯郡,南阳一带带。可就地拒守赵云南下,我们还趁机巩固荆州,甚至进一步扩张势力,只是……”
诸葛亮目光一亮,微笑道:“元直所可是主公?。”
赵云与刘备三兄弟的交情,其实军中皆有人知晓。无论是抵孙权,抗曹操,刘备都与赵云有所合作,徐庶点头道:“正是如此,主公乃仁义之师,如今赵云正与孙权对阵,再加上主公与赵云的交情,或许不愿意北上。”
而此时赵云得知孙权兵分两路的消息后,心中已有定计。在郭嘉和沮授的建议下,他命令太史慈、张辽、马超前往九江迎战孙权。
同时在会稽城中稳定人心,准备迎接韩当的攻击。“太史慈、张辽、马超,你们三人前往九江,与徐晃、周仓汇合,共同迎战孙权。此战关系重大,不可轻忽。”赵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