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百九十六章 二更(2/2)

到了八月,司马光与吕诲终于找到一条明显的罪状,入内都知任守忠擅取奉宸库金珠数万两以献皇后。为什么要找这条罪状,就是逼高滔滔出手。你不出手,连你也洗不清。

没有高滔滔相助,凭借自己说破了嘴皮子也没有作用。

然后吕诲上曱书,陛下即位之初,内臣反侧,谓圣断罔测,中外忧之。臣尝进言,乞圣度容覆,处置宜缓。盖欲威令之行,得其至当,此区区之心也。不意今日大奸尚存,众怨未平,谤议益甚,敢不以闻,上达天听。大奸者是谁,任守忠也。历数任守忠的罪状。

司马光随着上奏,他的奏折更有条理,历数任守忠十条罪状,每一条罪状都足以斩首示曱众。为什么两宫不和,发生了那么多妖蛾子,不是皇上想这样的,正是这个奸人挑唆导致皇上做了许多不好的事。

一道选择题,a,皇上,我说得不对,不是任守忠挑唆的,就是你不孝。b,不是你不孝,实际你很孝顺,正是因为这个奸人挑唆,你做了一些让人误会的事。这是可以原谅的,但必须要严曱惩任守忠,将他斩首示曱众。

赵曙看着这篇奏折,十分头痛。{{}}

为什么司马光如鱼得水,正是因为司马光出手,才让赵祯让他立皇嗣。而且前面他上曱书曹太后,让她待高滔滔与赵曙好一点,以全母曱子之道,两宫之好。

做母亲的要孝顺儿子媳妇,也是古怪来哉。但怎么办呢。想让赵曙低头,得给他一个很长的梯子下来,否则象富弼那样硬来,十万年也实现不了目标。

赵曙看着这篇奏折,表示很头痛,绕晕了。

韩琦看着赵曙的脸色,于是说道:“陛下登极之时,守忠亦有劳预之功,愿少宽之。”

富弼愤怒地上前一步,大喝道:“先帝亲授陛下以大器,皇太后协赞有功,陛下要追功·宜追先帝顾复之恩,报太后拥佑之功。而此辈乃自云某人有功,某人有劳,臣不知此何等语·且将置先帝与太后于何地也!”

难道皇上你这个帝位是一个太监给你的。

直接骂韩琦是此辈。

赵曙揉脑袋,他不笨,若绕开富弼所说的此节,不承认赵祯,就等于不承认自己皇位的合法性。看着韩琦,心道,韩卿·你就再为朕牺牲一次ab’。

立诏将任守忠发配到地方,前去慈寿宫向曹太后认错。

当然,韩琦又替赵曙背了一个大包袱与骂名。司马光小子不错,让朕有台阶下,朕下了,韩卿,你就站在上面委屈一点吧。

到了今天,韩琦仍忽然司马光的能量·此事让他产生警觉,不是司马光,而是富弼。富弼骂他是此辈了·两人势不两立,不是你生,就是我死。而且六曱月发生一件事,也让韩琦感到不安。

始作俑者乃是富弼,为了使两府政令通畅,相互沟通,富弼于庆历年间上奏,让两府首相兼顾对方职位,以便互相查问。此举让吕夷简得力,提高了效率。要知道庆历数年战争·花费一亿多缗,许多劳力还是免曱费力役的,否则两亿缗都不够,那时国库空空如也,生生将那场战争费用支撑起来,固然有吕夷简之功·也有两府沟通简化之力。不但使吕夷简得益,还使郑朗得力,进一步完成了裁兵事宜。国曱家不打仗了,各就各位。

可两府就象两个磁石一样,在一起没有关系,一碰在一起,必然有一些改变。因为权曱利的关系,西府必然向东府屈就。原来枢密院有一千多名员额,再度分化后,大半名额散落在两制、中书、台谏或者三司里,纠缠不清,第一个结果导致责任不明,进一步的冗政,第二个结果因为磁力的原因,被中书收拢。仅有一小半官曱员控曱制在西府。

富弼要求将它们理清楚,便于政令畅通,职责明确。

当然也有一部分私′心,理清楚了,使这些官曱员一一重新归拢于西府,就有了与韩琦对抗的本钱。

但这个私心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国曱家。朝堂上必须有一支力量对韩琦进行掣肘。

韩琦对此无可奈何,宋朝的祖曱宗家法就是分化掣肘,富弼做得合乎情理,他无法阻止。不过对于韩琦也没有关系,讲曱理讲不过,可以来硬的。当然也需要一次契机。

机会到来。

今年赵曙治年号即政,西夏派使来贺,官称枢密,主持西北的程戡一听有些恍惚,你们西夏都称枢密了,还算不是算我们大宋的臣子。不准,改称领卢,领卢还是西夏枢密院官号,不是换成了党项语。这一换宋朝至少有一个台阶下,程戡处理得还是不错的。但就是这样,夏使吴宗仍怏怏不乐。吴宗到京后,想要佩鱼及仪物自从,延州派来的引伴使高宜禁止。两相发生争执,吴宗出语不逊,高宜也傲然回答。

吴宗气愤地在赐令殿门时又诉于押伴使张觐,赵曙诏令赴延州与高宜辨解,想要和稀泥。到了延州后,程戡派通判盘曱问,吴宗说:“引伴谓当用一百万兵,遂入贺兰穴,此何等语也。”

咱是好心来贺你们大宋新君即政,怎能说出这样的话呢?况且你们宋朝真能抽曱出一百万军曱队与我们西夏作战吗?

通判说道:“不是高宜想说这句话,而是你们当中有人说国主乃是少帝,先有因,后有果,就是失也失在你们的使人身上,不在引伴之责。”

你们让李谅祚从国主强行升级为少帝,高宜能不急吗?问清楚了,赵曙诏书李谅祚宜精择使人,勿令无辜生事。

不管怎么说,宋朝做得还是不错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才是两国交好之道。

关健中曱国人想法是这样的,这些野心勃勃的外夷能有这种想?。越是想示好,越是想化解,反而让对方产生错觉。这是整个中曱华民曱族的悲哀,一千年是这样,一千年后还是这样,居然没有人明白,一次次上演着。

赵曙想化解,李谅祚却产生误会,认为宋朝无人了,君王不及以前的君王,大臣不及以前的大臣,机会到来。

正好程戡去世。

这是一个能吏,能文能武,在西北虽不及狄青,可一直相安无事,而且很好地执行了郑朗策略。程戡去世,李谅祚看到机会,以宋朝慢怠使臣为名,召集十万军曱队分兵攻入诸州,你们宋朝能不能召一百万军直曱捣贺兰山我们不知道,但我们能立聚十万兵。两国久未战,宋军猝不及防之下,数千弓箭手与乡兵被击杀,掠人畜以万计,返回西夏。

烽火再起。

韩琦却看到一个很好的机会,随后上曱书,于陕西各州,除临近京畿很近的陕虢二州以防有变外,其他各州府一律三丁刺一,使乡丁变成乡勇,然后在脸上刺字。

宋朝兵士是要刺字的,以防逃跑。还有一个,就是罪犯,刺字充军,这个充军不是变成兵士,而是在牢城里做苦活。长久后,再加上军曱队战斗力下降,待遇多方苛薄,渐渐百曱姓当兵为耻之,再加上罪犯刺字充军。

人人以脸上有字为耻。

若是真当了兵,还有一些兵饷,情有可愿。关健是乡勇,什么都没有,还不及以京畿为中心的保丁,一旦近十六万乡勇刺字后,会造成什么反响?这个韩琦不管的,他要的就是重新侵犯西府权曱利。

到了这一步,富弼一颗心完全冷了下来。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