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二十二章 金刚经的秘密 下(2/2)

但金刚经却是万经之王。其地位相当于儒家的论语,直接记录了释迦牟尼的言论。无论那一宗那一派都离不开这本经书。

“晓山禅师,我问你,复决,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是何意思?”

“菩萨对万法应无所执着,怀不执着的心态布施,即不应著于形色布施,亦不应执着于声香、香气、味道、触觉、意识而行布施。菩萨应当这样去布施,因为菩萨不能做到不执着于诸相而去布施,就不能获得不可思议的福德与不可估量。”

“寺院为什么有那么多声音、梵唱、诸香与寺钟、法器以及塑像?”

郑朗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有的禅宗大禅师已经多次提出,甚至将佛像砍来当作柴烧,正是为了这个不着相。但在这个辨佛会上晓山不能回答,于是说道:“此布施非彼布施。”

郑朗曲解了一部分,晓山也曲解了一部分。但理在郑朗这边,郑朗也没有追逼下去,继续道:“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当作何解?”

“若有人将充满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七种珍宝全部拿来布施,获得的福德多不多。”晓山是硬着头皮回答的。

“须菩提是怎么回答的?”

“多,很多。”

“佛祖又是怎么说的?”

“如有一人能够虔诚信受此部经,即便奉持其中四名偈,又能够为他人解脱,那么此人所获得的福德将会比布施充满三千大世界的所有七种珍宝之人福德更多。”

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为他人解脱,所以无曲里有一出戏本叫《月明和尚度柳翠》,柳翠,出家吧,我救的这月里桫椤永长寿,我着你访灵山会首,也不索别幸台的这故友,我则怕你又折入情郎画眉手。

叫度化,也叫度人解脱,正是释迦牟尼所说的大功德。{{}}但晓山担心的是下面,郑朗已经在问:“无为分第十一又说到此事,佛祖是怎么说的?”

“若善男子、善女子,于此经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少了一个解脱。

自已没有解脱,怎能帮别人解脱,先从基础做起吧。不过晓山又说道:“郑施主,佛陀说的意思是多做善事即多增福德,少做善事即少增福德,这是有相布施,法布施是度尽无量无数无边众生,使众生皆见性成佛,故其福德胜于布施无量七宝之福。”

后者是好的,可前者向寺院布施,或者香火也是有功德的事。两者并不违背。

郑朗一笑,继续说:“第十九分佛陀又说到此事,然后道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是谓何意?”

“福德是真实存在的体性,如来不会说得到的福德多,正因为没有真实存在的福德,故如来说得到的福德多。”

“这样解释,百姓能不能听懂?能否让我换种解释,假如执着心为因,即便用满大千世界的珍宝为缘,布施于人,可认为福德有实在自性,佛也不会说他得福很多。如能破此执见,布施者与般若相应,不取相施而布施,即便布施了一粒稻米,也能取得更多的福德?”

“是”,晓山冷汗涔涔,这样一解释,对以后诸寺香火布施很不利的,可他终是一个禅宗弟子,不敢说郑朗说得不对。

“金刚经总共只有五千来字,但里面说了多少类似的文字?”

不是郑朗所说的三处,三十二分中出现了七八处。

“各有各的妙用,总之教导众生受持此经,堪破有相执着,证发阿椁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为什么又说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灭度者?”正是开头与云若禅师对话的上面部分。

“我应度化一切众生,如此灭度一切众生,而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为我度脱。”

“大和尚,这样说百姓又听不懂了,能不能这样解释,何为灭度,使他离苦得乐,进入涅盘,这正是佛陀的心愿所在。佛陀这句话意是度了便度了,心里头不能说我度了多少人,那怕救了世上一切众生,心中一概不留,这就是菩萨道。{{大和尚,我解释得对不对?”

“对”,晓山身体摇晃。

因为下面新的问题来临。

郑朗不可能放过的,继续道:“佛陀度一切众生,心中都不敢留痕迹,你们做的好事远远没有做的坏事多,为什么要蛊惑百姓的财产,让他们烧香还愿。要知道这中间有的百姓穷得连饭都吃不饱,衣服都尊不暖,这是佛的本心?!”

“他们供养的是佛陀,今生虽苦,来生会有好报应。”

“富通判。”

富弼走了过来。

“你替我下一道命令,凡有侵田、放高利贷、出入良家妇人宅第、霸占山林、蛊惑人心、经鼻商铺者,所有寺院僧尼一律流入到南海诸矿上采矿。”

“郑施主,不可。”

“有何不可,你刚才不是说,今生虽苦,来生会有好报应。”

“两击不同,那是他们发自本心布施。”

“大和尚,那你说他们这种做法是对的?”

“……”

“善恶都不能分,还是什么禅师高僧,去!”

晓山羞愧万分的退下。

郑朗看着诸位百姓,又说道:“为什么金刚经里出现多处类似的话,原因有两条,一是佛祖苦悟多年,证得佛法。让世人忘却烦恼,济世度人,可佛祖创立佛法时佛法闻知的人不多,或者说不知道何谓真正的佛法,于是鼓励百姓宣扬金刚经。他要的是度世人,不是财富,所以多次说持经宣佛远比三千大世界的七宝布施功德还要大。”

下面还有许多和尚跃跃欲试,但不知道怎么说。

到现在,郑朗并没有打刚佛教,相反,替释迦牟尼说了许多好话……但他打刚的是现在诸寺僧尼。因此,让他们不知道怎么说是好。

郑朗继续说下去:“还有一种重要原因,佛陀著金?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