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译文(2/2)

佛祖又告诉摩诃迦旃延说:“那你去维摩诘那里探病吧。”

迦旃延回禀佛祖:“我恐阳不能去那里探病哩。为什么呢?回忆往昔的时候,佛祖曾经给从比丘扼要演讲了佛法要领,我便在之后演绎它的基本核心,要说明苦的意义、空的意义、无我的意义、寂灭的意义。这时候,维摩诘走来对我说:‘呃,迦旃延啊,不要怀着有生有灭之心说实相法吧。迦旃延,一切诸法从根本上说无生无灭,这便是无常的意义了;以大乘知见,洞达生死中五蕴原来就没有生起,这便是苦的意义了;依大乘观法,一切诸法从根本上说本无所存在,这便是空的意义了;认识到我和无我,原本无二无别,这便是无我的意义了。一切事物原本就不是真的存在,也就谈不上现在有什么消灭,这才是诸法寂灭的根本意义啊!”

“维摩诘这么说法时,那些比丘便立刻从内心得以解脱了。所以我不敢去维摩诘那里探病啊。”

佛祖于是对阿那律说:“那你去维摩诘那里探望病情吧?”

阿那律回禀佛祖:“世尊,我恐怕不能去那里探病哩。为什么呢?回忆往昔的时候,我有一次正作“经行”,一边颂经,一边来回走动。这时候有—梵天王,名叫严净,与成千上万的天人—道来到我的经行处,他们通体俱放净澄光明,并向我伏首丰嗷,他们问我说:‘阿那律,你的天眼能看得见多远呢?我便回答说;‘仁者啊,我看见了释迦牟尼佛所住世的佛国及三千大干世界,其清晰如同看手掌中所握的庵摩罗果哩。’这时维摩诘走来对我说:‘呃,阿那律,你的天眼所见,到底是心意作相生出的景象呢,还是不需心意作相便可见的景象呢?如果需要作相,那你与夕随所修的五神通是一回事;如果是无作相,那它属于无为法范围,那就应当根本看不见了。”

“世尊,我当时无言可对,但那些天人却因闻所未闻,得以往未曾有的议论。他们向维摩诘致礼并问道:‘如果阿那律有色作相而不是真的天眼,那么还有谁是真天眼呢?”维摩诘说:‘有哇,佛世尊便是真天眼。世尊经常处于三昧禅定中,一切佛国无所不见,但他却不会对形色的世界作相,不会分辨精粗等相。世尊的天眼是如相而无相的看待。’于是,严净梵天王及其所率部众五百天人,都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以头面触维摩诘足面恭敬致礼后,忽然间便消失了。因此缘故,世尊,我不敢去维摩诘那里探视病情哟。”

佛祖于是又对优波离说:“那你去维摩诘那里探病吧?”优波离回禀佛祖说:“世尊,我恐怕不能去他那里探视哩。为什么呢?回忆以往的时候,有两个比丘因违犯戒律觉得后悔,但又深以为耻辱,不敢去请示佛祖,便来问我说:‘呃,优波离,我们犯戒律了,觉得{艮丢脸,所以不敢问佛祖去。请你给我们讲解戒律,解除我们的疑惑和悔恨,使我们免除罪过吧!’于是我便依据戒律为他们解说。这时候维摩诘走来对我说道:‘喂,我说优波离啊,你不要再增加这两个比丘的罪过了,你应当直接除灭他们的负罪感,不应当搅乱他们的悔罪之心。为什么这样呢?他们的罪过本质既不在心内,也不在心外,也不在内外之间。佛世尊已经说过,心中有秽垢,众生才有罪垢染污;心中若清净,众生自然无垢而净。心之本质这东西,也是不在内,不在外;更不在内外之间。心之本质如果这样,那罪垢等不也就这样了吗?一切诸法所代表的事物也是这样,其本质无不系于如如本相;就拿你优波离说吧,如果据你心中之相而说解脱,你心中有没有染垢呢?我便答复说:没有。雄摩诘便说:一切众生的心相说来也无垢染,同你的一样哩。呃,优波离,妄想便是染垢;役有妄想便是清净;颠倒想便是染垢,无颠倒想便是清净;若取有我想便是染垢;若不取有我想便是清净。优波离啊,一切诸法生生灭灭,无一瞬间暂住,如梦幻,如闪电,诸法各自独立生灭无复相待,即使是一念刹那的短暂稳定性也是没有的;一切诸法都是妄见产生的;它所代表的一切事物如同幻梦,如同阳焰蜃影,如同水中月,如同镜中像,都是依据妄想才产生的啊。任何人,只要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便是奉持戒律了;只要真正懂得这个道理;便是善于解说戒律了。

于是那两位负罪比丘便说:‘这真正是至高无上的智慧蚜。这连优波离也不能企及哩;扰波离持守戒律无人能及,可他也说不出这种道理理。’我便答道:‘除了如来世尊,二乘声闻乘菩萨乘——之中再没有能够这样组织雄辩而愉悦的议论了,他的智慧通达到了何种程度呀。’那两个比丘当时就得以消除疑惑和负罪感,发心追求无上正等正觉,并立下誓愿:希望世间一切众生都得维摩诘这样的辨才。因此缘故,世尊啊,我不敢去维摩诘那里探病?”

佛祖于是对罗候罗说:“那你去探望一下维摩诘的病情吧?”罗喉罗回禀佛祖说:“世尊,我恐怕不能去维摩诘那里探病哩。为什么呢?回忆往昔的时候,有毗耶离城中的许多富豪长者的儿子来到我的住所,对我致礼并说:‘罗喉罗,你是佛祖的儿子,放弃了做转轮圣王的机会;为求道而出家,这出家修持究竟有什么样的功德利益呢?‘我于是按照佛教修行的原则对他们讲说出家都有那些好处;这时候;维摩诘来了。他对我说:‘嗨,罗喉罗,你不应该讲说出家有些什么利益功德呀。’为什么不应该呢?出家的本意便是不求利益不求功德。一切有为之法具生住异灭的世俗相。这样的事物才谈得上有利益和功德。可是出家求道,属于无为法。无为法不是世俗界的东西,那还谈什么利益和功德呢?罗喉罗呀,真正出家修道的人,既不贪图涅磐彼岸,也不厌弃此生死世间,也不滞留于彼此之间。她们远离了六十二种邪僻见解,自然处于涅蘖境界。这便是一切贤圣智者所受持、所奉行的出家之道。真出家修行者能够降伏一切魔众;可以求度五道当中一切众生;可以获得清净的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和佛眼;可以获得信、精进、念、定、慧五种修持力并树立相应的五种成道根据;出家之人不受世间事与人的拖累,不染烦恼。心中无烦杂之心,也就不造众恶;由息心去执而摧折外道;由了解因缘假合而超出于假名施设的事物;虽然从生死世间的污泥中来,却因受道而不执著牵累,放弃了对自我、对外部事物的一切生理和心理追求,不受任何干扰,内心得道法便充满喜悦;由不起计较而能够随顺众生,爱护众生;又能以禅定观察众生根器,并依佛法而使他们修善去恶。如果真做到这些,那才是真出家哩。’

“于是,维摩诘便对诸位长者的儿子们说:‘你们应该趁世尊住世的正法时期一道出家修行。为什么呢?佛祖的世纪不是轻易可以得遇的呀。”那些长者之子便说:‘居士,我们听佛说过,‘若无父母允许,不能出家哩。’维摩诘便回答:‘是这样。可你们一旦发心求无上正等觉也就是出家了,就是道行具足了。’这时候,三十二位长者之子全都萌发子无上道心。因此缘故,世尊,俄不敢去维摩诘那里探病哩。”

佛祖于是便对阿难说:“那你去维摩诘那里探望病情吧?”阿难回禀佛祖说:“严世尊,我恐怕不能去他那里探望哩。为什么呢?回忆以往的时候,世尊您有点小病,应当喝点牛乳。我便拿了食钵去大婆罗门家门口等候施舍。维摩诘走来,对我说:‘喂,阿难,干吗一大早便持食钵站在这里?’我说:‘居士,佛世尊有点小病,要喝牛乳,所以我在这里等候施舍哩。’维摩诘便道:‘等等,阿难呀,你可不能这么说话。如来世尊,有金刚不坏之身,断尽一切恶,普集一切善,哪有什么疾病?哪有什么烦恼?闭上你的嘴回去吧,阿难,不要毁谤如来。别让那些异端外道听见你这番粗陋的话,别让具有大威德的诸梵天王们和他方净土世界的未到来菩萨听见你这番话。阿难,你知道,转轮圣王仅仅因为一点福德,便都不会生病,何况如来世尊有无量福德而超过一切三界呢?走开吧,阿难,不要羞辱我们了。外道中修清净行者如果听你这么说,便会这么思考:还称为一切天人的师尊呢,自己有病痛都救不了,还能救度世间别的病人?快悄悄离开,阿难,别让人听见了。阿难,你应当晓得,一切如来之身,即是法身,是戒定慧等道行所聚,并非三界有形有待的思欲之身。佛祖为世所尊重,超越了三界众生。佛身无业惑烦恼,除尽一切有漏业因。佛身已属无为法境界,绝不会坠入生死诸道。这样的法身,哪里会有病痛!”.

“那时候的我呀,世尊,实在惭愧难当,难道我是近于佛边闻法而听错了什么吗?我当时听见有个声音在空中说:‘阿难,维摩诘的话是对的。佛世尊是为了救众生出离五浊恶世,故意表现出行乞、生病这样的贫法,目的仍是度脱生死众生啊,走吧,阿难,取了牛乳,不用惭愧。’世尊,维摩诘的智慧辨才如此地难以企及,所以我不敢去他那里探病哩。”

就这样,佛祖的五百名座下大弟子都各自讲说了以往的经历遭遇,转述了维摩诘当时的言论。都表示自己不敢去维摩诘那里探病

;

@久久小说网 . www.99xxs.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久久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