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阴城内,守将气喘吁吁的扶着城墙,站在城楼上,他的目光冰冷,手中的长剑还在滴血,望着已经远去的楚军,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神色。
\"将军,楚军已经退去,我们的兵卒正在打扫战场\",副将快步走来,压低声音道。
荡阴守将点点头,沉声问道:“我们的伤亡情况如何?”
“虽然我军早有所准备,但楚军不论是武勇还是气势上都比我军要强,所以今日这一战我们伤亡不小,直接战死者有两千,重伤者有一千余,其余伤者达到两千人”,副将回答道。
“本将知道了”,荡阴守将面色凝重的点点头,只见他再次将目光看向城外的楚军大营,命令道:\"传令下去,加强戒备,严防楚军夜袭。\"
“末将已经嘱托过各位将军了”,副将说道。
“如此最好”,守将闻言面色也变得柔和几分。
“将军,算上今日,楚军已经在荡阴城下两天了,为何朝歌的援军还没有来?”,副将问出了心中的疑虑。
听到副将的话,荡阴主将面色顿时变得有些不好看,而后说道:“朝歌距离荡阴城不过七十余里,若是真有援兵赶来,朝发夕至”。
“将军的意思是朝歌没有向荡阴派出援兵?”,副将脸上带着急色的问道。
“不!”,荡阴主将一脸肃然的说道:“朝歌城是国相大人亲自镇守,荡阴若是有失,恐怕整个东线战局的局势都会出现问题,国相大人不会不知,所以朝歌的援军至今还没有到应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援军已经被楚军给挡住了”。
“将军,荡阴城虽然重要,但毕竟只是一座小城规模,城墙低矮,城内驻军不过三万,而城外楚军有六万之数,两倍于我,若是援军来不了,我们肯定守不住荡阴城的,末将还希望将军早做决断”,副将一脸认真的说道。
“你的意思本将自然是明白,不知道你有意见?”,荡阴守将问道。
“末将以为,为今之计应该趁着楚军在彻底围城之前退守邺城”,副将说道。
听到副将的话,荡阴守将却摇摇头说道:“邺城的规模比起荡阴城好不了多少,我们若是撤到邺城,恐怕楚军还会继续北上,据闻如今屠夫白毅的虎豹骑可是盘桓在邯郸附近,到时候我们恐怕就没有机会继续后撤了”。
“那将军的意思是?”副将连忙请教道。
“本将想要撤往中牟”,荡阴主将沉声说道。
“末将一定唯将军之命是从”,副将闻言,连忙表态说道。
荡阴主将见此,脸上也是露出了笑意。
一般情况下,副将对于主将都是有一定的掣肘作用的,除非主将很有威望。
荡阴守将想要一步到位退守中牟,自然需要提前跟副将沟通一下。
夜色渐深,荡阴城内一片寂静。
荡阴守将巡视完城防之后,独自站在城楼上,目光看着楚营方向愣神,他虽然已经决定退守中牟,但不代表着他会将荡阴城拱手相让。
第二日清晨,天色未完全放亮,楚军已在荡阴城外集结,战鼓擂动,如沉雷滚滚,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楚军前锋皆是身强体壮的勇士,他们扛着云梯,呐喊着朝城墙冲去。城上的守军早已严阵以待,箭矢如雨点般射下。楚军勇士们毫不畏惧,有的中箭倒下,后面的人立刻补上,迅速将云梯架设在城墙上。
随后,楚军士兵顺着云梯攀爬而上。城墙上,守军挥舞着长枪大刀,不断砍杀攀爬的楚军。
一时间,惨叫连连,鲜血飞溅。有的楚军好不容易爬到城头,却被守军一拥而上,推下城墙,重重摔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