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楚国骑兵的到来,瞬间就彻底改变了战场的局势。
赵无恤心中明白,自己已经无法再继续战斗下去了,晋军虽然人数占优,但在楚国铁骑的冲击下,晋军的防线将瞬间崩溃。
赵无恤立即下令变化阵型,全军有序撤退。
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保存实力,不能让晋国的精锐大军在这里全军覆没。
晋军的士兵们虽然心有不甘,但在赵无恤的严令下,还是迅速开始撤退。
楚军也只是象征性的追击了三十里,直到晋军进入一处小邑之中后,楚国骑兵就立刻放弃了追击。
当晋军确认楚国骑兵撤离之后,晋军才离开小邑,又继续撤军,直到撤离孟津关附近。
楚军之所以没有追击到底,主要还是这支骑兵从郑国长途支援而来,补给已经消耗殆尽,若是再追,恐怕战马就会出现问题。
再加上宋武觉得晋军虽然败退,但其军阵阵型还没有散乱,就算继续追击也扩大不了战果,还不如稳定已有的战果。
最重要的是楚国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了。
赵无恤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向周王畿撤退,当他得知楚国骑兵没有追来的时候,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他的心中虽然带着不甘,但他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安全撤离,回到晋国后再做打算。
这一战,虽然晋军不仅没有取得胜利,还因此折损两万大军,主要是被骑兵冲散了阵型所致,但幸好也没有全军覆没,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赵无恤坐在战车上,望着周王畿的方向,心中暗暗发誓:下次晋楚决战的时候,他一定要为晋国夺回失去的尊严。
对于赵无恤兵败后的心情,熊章自然是无法切身体会到的,此时的他正沉浸在楚军大获全胜所带来的喜悦之中。
此次在洛邑城外与晋军展开的激烈交锋,以楚军的胜利而告终。
这一役不仅使得楚军成功地掌控了周王畿和天子,更极大地提升了楚国在诸侯中的威望。
然而,尽管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但楚王熊章心中仍不免存有一丝遗憾。
原来,此番作战,楚王熊章特意调来了郑国那支威名赫赫的楚国铁骑,其目的便是要一举歼灭赵无恤麾下的五万雄师,并亲手斩杀这位令熊章忌惮不已的晋国相赵无恤。
如此一来,晋国便会因失去赵无恤这样的支柱而元气大伤,彻底丧失与楚国抗衡的实力。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赵无恤又何尝不是心怀壮志、谋略过人?
他竟然同样抱着一战定乾坤的决心,妄图在洛邑城外将楚王熊章斩于马下,从而引发楚国国内的动荡局势,为晋国谋取最终的胜利。
于是乎,当双方皆怀揣着必杀绝技时,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注定难以分出绝对胜负。
虽然楚国最终未能实现预想中的完美战果,但此时此刻,这些已然不再重要。
因为楚王熊章已率领着那些经历过浴血拼杀的楚军将士们,浩浩荡荡地再次踏入了洛邑城。
而且这一次,他们再也不会离去。
洛邑城,这座曾经繁华热闹、车水马龙的城池,在之前叛军和这次晋军如狂风骤雨般的攻击之下,有不少地方不堪重负,城墙出现了破损和倒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