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异常的反应,刘嬗并没有说出来,在明面上还是装作与皇帝恩爱夫妻、举案齐眉的样子。
又是经过数年时光,皇帝到了亲政的年纪,一亲政又是一大堆的头衔往刘侁的头上砸,虽然刘侁拒绝了王爵,但仍然封了上柱国,各方面的加封极尽荣宠。
可这些年里,刘嬗身为皇后无所出,反倒是后边纳入了妃子们,却一个个喜怀龙种。
与此同时,皇帝提拔了一位世家子弟,一路从六品官吏,擢升为二品大员,几乎就是实权文臣的极致。
此人自打得势之后,一直在朝廷上作威作福,皇帝‘听信’了他很多的谗言,逐渐的搞得原本政吏清明的朝堂开始乌烟瘴气。
尤其是对于边关的粮饷,那是好几次都克扣,哪怕刘侁亲笔写了十几封书信也无济于事。
一开始可能士卒们因为刘侁的威望,暂时不会说什么,但这种事情做多了,哪怕刘侁再有名望,也不可能压制得住。
为了稳住边关,刘侁不得不派出所有的亲军与亲信维稳,自己单骑回都城面圣。
皇宫内得到探马来报,刘侁一人进京的消息,在殿内只有皇帝与心腹大臣二人。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在朝廷里做了那么多事情,就是为了这一天。
一个手握军权的大将军主动离开边关独自进京,再抓不住机会,那也太愧对这十余年来的布局了。
皇帝无时无刻,不想着除掉刘家,但整个江山里有刘家出力,名义上的老王爷死了,仅剩下刘侁与刘嬗。
从小就显露城府的皇帝,表面上不断地向刘侁示好,背地里暗地培养党羽,每年送往边关的将领,历练一段时间派回来,开始整顿禁军,逐步的把原来的禁军淘汰。
整个皇城就是他的一言堂,也只有做到这一点,他才敢任用这么一个人人眼里的奸臣文官,让他上台来搅和朝堂,把那些对刘家亲近的统统用莫须有的罪名要么贬黜,要么革职。
刘嬗是刘侁唯一的亲人,这些年皇帝给都城的人施压,名门望族可不敢与刘家结亲,再加上常年的战事,与边关的事务缠身,这也导致刘侁至今也没有成婚。
要知道在古代,男子未及冠之前就已经成婚的也大有人在,已年过三旬的刘侁,还没有给刘氏承继香火。
妹妹刘嬗被皇帝纳入宫中,虽说在相处的时间里,皇帝对于她的确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情感,但对于皇权的渴望,战胜了这种情感。
这一次的进京,刘侁也觉察出局势不同,但他必须要进京面见皇帝,或者说最起码见自己的妹妹一面。
这时候的边关,大军来犯,刘侁离开后这些亲信压制不住哗变的边军,士气大乱之下,边关即将告破之际,一股军队出现,看旗帜是幽国的军队,原以为是自家人来了,哪曾想他们上来不分敌我万箭齐射,杀了哗变的士兵的同时也杀了刘侁的亲军,之后再接管边关,抵御叩关的邻国军队。
得益于这些年刘侁加强修筑边关,只要军心不乱,守住边关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些跟随刘侁立下汗马功劳的士兵惨遭清洗,军队哗变的噱头可以掩盖他们背刺,同时外地入侵又是死伤一片边军。
可以说皇帝这十几年真没有白白浪费,这次的雷霆行动彻底接管了唯一不受控制的边关。
最后的孤家寡人进京的刘侁,他的下场可想而知。
叶桓丘修改的鬼怪剧本里,把古代篇章写得更加的合乎情理。
整个历史上除了大秦公子这么个抽象玩意之外,几乎不会有人信一道圣旨,就放着几十万兵权不管,乖乖的引颈就戮。
更何况五代十国的时期,那是基本不顾什么人伦礼节,今天弟杀兄,明天子弑父。
如果要合理化如何将一个手握大权的将军居然被杀。
首先是套一层父亲给的言传身教的光环,同时刘侁自身的性格也要占一部分,然后是妹妹已经是皇后,已经没理由去造反。
因此皇帝一步步的将他引入深渊!
如果放在一般历史剧,那基本上就是权谋斗争,但《孤单而又灿烂的神》是一部魔幻题材的剧,一位路过的神,祂以蝴蝶的方式出现,落在了刘侁被抛尸荒野的一个坟冢上。
刘侁临死之前向上苍发问,为什么自己到头来会落得这样的下场。
从老王爷开始,他竭尽全力辅佐新帝,四处南征北讨,并且注意人臣身份,并未僭越。
自始至终都尽臣子的本分,却还是落得这个下场,他死了不打紧,自己的亲卫们,那些与刘氏交好的,大部分也是沦丧于屠刀之下,这难道也叫做天道至公?
如果是冰冷冷的至高天道,自然不会理会蝼蚁的抱怨,但就是有那么一个很闲的神,祂回应了李侁。
“天下苍生皆是我的孩子,你为国奋战、为君尽忠,可其他的国君、他国的将领,又何尝不是也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当中有比你更惨的,死在了疆场上,有相当一部分也是你所杀,那么他们如果也如你这般抱怨上苍不公,我又该如何?”
刘侁沉默不语,那神所化的蝴蝶落在坟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