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传言没错啊,居然真是跨介质飞行器相关技术的研究,这种都还没问世的技术他们是怎么模仿创新的?”
“说不定人家是打算开创先河呢,但是这研究背景和研究条件,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啊!”
“……”
第五小组的出场顿时引来几乎全场所有人的关注。
毫不夸张的说,在场甚至有许多人一开始就是奔着看第五小组的热闹来的!
其特殊情况本就在这一个半月内吸引了不少关注,再加上昨天筛选赛上那令许多人不明所以的奇怪场景。
导致很多人都想亲自来现场看看——
第五小组到底会带来怎样的“优秀作品”!
在周围看似热烈实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欢呼声中,张晓敏面色如常,带着第五小组的成员们上了场。
在昨天下午,她已经从梁清河那拿到了对方“助理”设计和研发所谓跨介质飞行器样品。
并耗费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与小组成员一起重新设计和演练了今天的作品展示环节。
虽说时间上比较仓促,但还是尽可能的做到了最好。
此时。
张晓敏深吸口气,与组员们默契配合,直接开始了作品讲解与展示!
“如大家所见,我们小组研究的项目作品是跨介质飞行器。”
“跨介质飞行器兼顾水下、空中的运动能力,并且能够长时间交替航行,自由穿越水空界面。”
“在我们的认知中,真正意义上的跨介质飞行器包括干飞、入水、水下潜行和出水四个最基本的功能。”
“但其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将空中飞行器和水下无人潜行器技术进行简单的叠加,而是要充分考虑到水空布局的融合以及水空过渡的最佳方式。”
“尤其在动力系统、水空界面跨越、外形布局、结构控制等方面具有较多的难点,这也正是我们研发过程中的重点。”
“接下来……”
张晓敏话语清晰明了的向在场评委、老师以及观众们做着介绍。
条理清晰、有条不紊。
与组员们配合着进行跨介质飞行器的功能性展示。
其中包括了其最重要的跨介质能力,体现其在复杂环境中极大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以及多任务执行能力、高速巡航与机动性、长期续航与隐蔽性、智能化控制等种种功能。
在这些过程中,统统使用不同的测试设备来佐助进行更全面的展示,将跨介质飞行器所有的优势都最大程度的体现了出来。
一开始。
看台上还有许多人抱着看热闹甚至看笑话的态度说说笑笑、指指点点。
但不一会,随着第五小组将跨介质飞行器的一项项功能高效率而稳定的一一展示出来——
现场逐渐变得越来越安静,直到后面,容纳上千人的整个会场都鸦雀无声。
只有张晓敏及其组员展示和讲解的声音在此地回荡。
响彻在每个人的耳畔,让他们脸上不约而同的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时间缓缓流逝。
不知不觉中,第五小组的讲解完毕,然而全场依旧是一片沉寂。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盯着场地中央,一脸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