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紧锣密鼓(下)
“爸,这边的技术团队,什么时候可以成行”
按下肚子里,被那个劳什子王主任勾起的邪火,李胜利平静了好一会儿,才缓缓的开口。
北边才多少人,如今他们的计划已经走不通了。
市场是必须存在的,不然难以应对人口的压力。
如今的人口,也无需增长,压力很快就会传递到计划上。
没有市场丰富物资品类,没有市场提供工作岗位,路的尽头,不难看到。
对此,李胜利就不好建议什么了,那是大佬们的博弈场。
如今的杜老爹,也没资格单独说话的。
“你确定要派遣这么庞大的技术团队过去
你要求的人员太多,一旦在接下来的变局之中,损失掉这批人员,对我们的科技领域而言,也是重创。”
吃北边的绝户,对杜娇阳跟钮璧坚而言也是个技术活。
因为吃的是北边的绝户,所以老美的一些技术人员,能用的也就不多了。
吃技术绝户,除了属于尖端技术领域的活计之外。
如刚刚陈工在飞机上说的,一架大飞机,需要三四百各单位协作。
尽整些高精尖回来,忽视了基础的技术,从头捋一遍,只怕也需要以十年为计时单位。
“爸,合着我们不能用老美的科学家,来帮我们搜刮技术吧
您要是不怕泄密,我们倒是没什么问题。
这样一来,我们能用的人手可就多了,老美的、西欧的、岛上的,这个没多大问题。”
听到贤婿的回答,杜老爹也被气的冷笑出声。
让老美的科学家帮着这边搜刮技术,这买卖做的就贻笑大方了。
“你尽快处理手头的事务,我们也尽快组织技术团队。
一个礼拜的时间够不够”
听到杜老爹的时间限制,李胜利脸上就只余苦笑了。
“爸,我尽量!
但刚刚那种货色不要出现在技术团队之中,我怕他们能出去,回不来!
爸,我这边没有问题了。
这一個礼拜的时间,我尽量不露面……”
听到贤婿的答复,杜老爹这边才内心稍安。
“你运回来的东西,都在那边的机库放着。
山上的基地,吕老带人也进不去,真有你的!
你这是在防着谁”
无奈腹诽了一句,杜老爹现在也不想跟贤婿李胜利深谈,谁知道他嘴里会蹦出什么虎狼之词呢
如今各方的神经都有些紧绷,就怕李胜利这样的搅局者裹乱,一旦乱了局势,这边就不好收拾了。
防着谁,李胜利自然不会说,杜老爹、吕老、老邓都在他的防备之列。
他不在国内,山上返本归源的成果,即便是老邓,也接触不到全部。
就怕似刚刚机场上王主任那样的,两个字,他就敢抹煞你所有的付出。
如果李胜利说句让他换下皮鞋穿上草鞋,不要吃肉去吃糠麸、草根,将省下的钱上缴,他怕是又要言辞激烈了。
老话说的好,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如果是在奥恰基,李胜利会毫不犹豫的将他丢进黑海,做海底发臭的黑色淤泥。
“爸,做事还是要遵守客观规律的……”
贤婿李胜利的回答,虽说客观,但杜老爹自然不满意,许多时候,发扬风格,并不是一句空话。
如今看来,想要白得女儿的获益,怕也是不可能了。
说句难听点的,如今女儿杜鹃的钱,正经属于老美那边的资本,处理起来,还是相当麻烦的。
如之前所说,贤婿李胜利在借势上,是很有一手的。
翁婿两人结束会面,机场外吕老带着老邓,也等在了那里。
“胜利,针灸铜人,岳老已经给我说过了。
我有些心痒难耐,不如打开一个看看”
跟匆匆离开的杜主任打了招呼,吕老就拦住了李胜利这个忘年交。
天圣铜人,也是中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器。
自宋之后,再也没有如此精巧的针灸铜人出现,如果天圣铜人能流传有序,在吕老看来,中医的针灸技法,还能在上一层楼。
“吕老,东西已经到了,回家再看不迟。
有句话我要说在前头,针灸铜人,共两万零两百具。
一具也不许外流。
想要对外赠送,不是不成。
一具铜人一亿美刀,这是设计成本。
制造成本也是一亿美刀,有人想要赠送,两具拿出四亿美刀,我才没有意见的。
至于
针灸铜人的造价,李胜利不清楚,制造铜人的工厂也不清楚。
因为许多材料跟金属,都是在北边的计划之中调配的。
不要小看一人高的针灸铜人,也是由几十个单位协作铸造而成的。
李胜利张口说设计成本一亿美刀,那也不是在说空话。
与之前的针灸铜人一样,为了保证铜人的使用年限,李胜利并未采取电子针灸系统。
毛子的电子系统过于粗糙了,扎针之后,让电子系统产生反应,这技术怎么也要等三十年以后,才可以付诸于铜人身上的。
“唉……
那就赶紧起运吧……
这两万两百具针灸铜人,是不是没处中医院都有啊”
提及铜人的数量,就要提及分配。
两万两百具铜人,价值几何,吕老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
“吕老,咱这可不是过家家,还要一碗水端平。
飞机上的两百具铜人,函授学校一百具,岳老两具,剩下九十八具,各处的学校平均分配,没有中医院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