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被大将军当头喝骂,袁军阵中已然开始混乱。”
言毕,周琦转头看向刘备,笑着问道:“玄德公以为如何?”
刘备爽朗大笑,道:“理当如此。”
陈登却是皱眉思索许久,而后说道:“若大将军确定要休兵三日,使君还请谨慎行事。”
却说周琦进入了刘备为其腾出来的临时大将军府,保卫工作都由典韦、许褚操持。
最为重要的是。
直到如今,诸葛亮都有些想不明白,大将军究竟是从何处听过自己的名字,以至于指名道姓让自己担任公子继的书佐。
周琦在打量诸葛亮的同时,诸葛亮同样也在打量这位拥有传奇色彩的大将军。
“经此一事,我方占据大义,将军汉室忠臣之形象跃然纸上,将士们敢不效死?”
答案却是,诸葛瑾起初并未提及自己的弟弟,反而是大将军先开口询问。
他急忙召来麾下文武,说道:“已经能够确定,袁绍的确昏迷不醒,其麾下文武分成两派,有的希望暂且撤兵,有的想要等到袁绍苏醒以后继续攻打郯县。”
这个时代,直呼别人名讳是非常无礼的行为,除非双方有仇怨,否则很少有人这么干。
周琦却是摆了摆手,道:“玄德公亦是无心之举,孤又岂会怪罪?”
现在周琦派遣大军驰援郯县,双方理应情报共享。
两人寒暄毕,诸葛亮终究还是未能按捺住心中的好奇,问道:“敢问大将军,究竟是从何处得知亮之名?”
若此时引兵杀出,必能大破袁军,建立不世功勋。
饶是如此,这段时间离开父母远在陌生的徐州,周继仍旧开始不可遏制的思念父母家人起来。
而此时,最开始跑来报信,希望能够出城与袁军厮杀的赵云,在听完了周琦的那番话以后,脸上反而露出了沉思之色。
说到这里,周琦语气停顿了一下,而后声音猛然拔高,道:“更何况,孤已经在阵前承诺,为了往日与袁本初之情谊,当休兵三日。”
父子相见,自然是温馨而幸福,周继却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小伙伴,与自己父亲寒暄过后,直接把诸葛亮拉到了周琦身边,介绍道:“父亲,这位便是琅琊诸葛亮,乃是诸葛子瑜之弟。”
若对方果真有此才能,的确值得如此厚待。
按理来讲,以大将军的权势与地位,根本不可能对自己这样的人太上心才对。
留下两人以后,刘备也没有过多客套,直接把斥候探听到的消息讲述了一遍。
没过多久,周继就已经带着诸葛亮,满脸喜悦的前来拜会。
刘备闻言,却是脸色微变,而后斥责道:“益德修要口无遮拦,大将军一言九鼎,我等难道还要逼迫大将军违背诺言?”
一部分人认为,赵王现在昏迷不醒,群龙无首,纵然苏醒身体也需要调养。
周琦正疑惑间,却见留在城墙上面观察敌情的赵云,已经满脸振奋的大步而来。
张飞却是不以为意的说道:“袁绍那厮于两军阵前吐血摔倒昏迷,这么大的事情,如何隐瞒得住?”
哪怕会夸赞自己,却也不会夸得太过头。
千古名相,何等高的评价啊!
“虽然尚且不能确认,哪一个派系占据上风,但袁绍昏迷不醒,袁军必然群龙无首。”
可是与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得到刘备信任与器重的诸葛瑾而言,现在的诸葛亮又算得了什么?
他曾经询问过自己兄长,是不是对方向大将军举荐的自己。
刘备话音刚落,就听到城外传来了嘈杂的喧哗声。
诸葛瑾半强制半劝说,让诸葛亮成为周继的书佐,其实是在为诸葛亮的未来铺路。
“此前河北四州将士受袁绍蒙蔽,真以为其忠于汉室,觉得自己乃正义之师。”
作为穿越者,周琦也拥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不知不觉亦是影响了周继的成长以及思维。
徐州家底实在太薄,此前与袁军交战又折损了不少,现在麾下只余两万多兵马,的确损失不起。
诸葛亮非常了解自己的兄长,知道对方性子比较含蓄内敛。
“大将军长途跋涉前来驰援吾等,这份恩情,不可忘却。”
由于刘备对于周继的特殊照顾,诸葛亮作为周继的书佐兼诸葛瑾弟弟,自然也会跟着享用美食。
诸葛瑾并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至于其余诸侯,除了袁绍以外,也就只有周琦实力最为强大。
“按理来讲,长高了应该显瘦才对,你却变胖了,是不是没有勤练武艺?”
“如今袁军大乱,正是出城破敌的最佳时机,还请使君下令出城杀敌!”
赵云略作沉吟,觉得此举也未尝不可。
他也终于知道,自己的父亲为何会再三叮嘱自己,一定要待诸葛亮如兄,与之打好关系了。
大将军不仅请求诸葛瑾应允此事,甚至还给叔父诸葛玄以及徐州牧刘备,都写了书信想要促成此事。
他有时候也在想,自己改变了诸葛亮的人生,对方能否如同历史上那般,成为千古一相呢?
这段时间,诸葛亮对于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因此在见到周琦以后,才会如此询问。
听了赵云的这番话,刘备也逐渐冷静了下来。
以诸葛亮的聪慧,非常敏锐的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
他沉吟许久,而后挥退左右,直视着诸葛亮的眼睛,正色道:“如果我说,我在梦中看到未来的一角,琅琊诸葛亮会成为千古名相,不知你信否?”
“吾欲今夜领兵前去劫营,诸位以为如何?”
张飞看到两位兄长脸色稍缓,当即继续说道:“大将军虽然碍于诺言,不愿领兵出城追击袁军,我们却没有此等烦恼,何不引徐州兵马出城与袁军厮杀一番?”
好在刘备对于周继非常照顾,简直待之如同亲子,但有所求无所不允。
“草民拜见大将军!”
刘备闻言微微皱眉,脸上也露出了警惕之色。
两位孩子共同学习,一起成长,也逐渐产生了些许友谊。
“袁绍纵然吐血昏倒,袁军哪怕起了骚乱,然后有袁军诸将弹压,终究未起大乱。”
“吾欲率领徐州兵马趁夜劫营,由大将军帮忙守城,于后策应,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
“这几个月,多亏了阿亮陪伴左右,孩儿才不至于感觉太过孤单。”
“父亲若是不信,可以考教一番。”
看到刘备过来,二人急忙上前见礼,随后就准备退下。
周继急忙摆手,道:“没有,怎么会有呢?”
“继儿长高了,也长胖了。”
“反观郯县城中,将士尽皆颇受鼓舞,士气大振。”
张飞被自己两位兄长斥责,也意识到自己的言论的确有问题,当即急忙保证道:“方才是俺性子太急,这才冒犯了大将军,以后再也不会了。”
也是给琅琊诸葛氏找了另一条退路。
“若是被大将军及其麾下将士得知,岂会轻易干休?”
周琦闻言,不由再次大笑出声,而后略显调侃的说道:“这么说来,玄德公比我自己养儿子都更上心,看来以前是我这个当父亲的失职了。”
“然袁绍非同小可,不容小觑。”
哪怕面对久居高位的一方诸侯,诸葛亮行为举止仍旧进退有度,不卑不亢。
他能感受到,这个大自己几岁的诸葛亮,的确聪慧的有些可怕。
“更何况,大将军远道而来长途奔袭驰援徐州,于吾等有大恩,益德岂能如此无礼,直呼大将军名讳?”
“一旦不能迅速击溃袁军,必然大败。”
若无意外发生,等到未来公子继继承大将军的基业以后,诸葛亮这位书佐就会跟着飞黄腾达,甚至有可能成为自公子继以下,最有权势之人。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迟,随着两人相处的时间越来越久,这份友谊也会变得越来越深厚。
这也是为什么,当诸葛瑾听到周琦指名道姓,让其弟诸葛亮担任周继书佐以后,会非常罕见的摆出身为兄长的威严,直接以命令的口吻,让诸葛亮应下这个差事了。
若不能消灭刘备,攻下徐州,对于士气的打击将不可估量。
此起彼伏的惊呼声,自袁绍阵中传来,本来还在窃窃私语的袁军士卒们,也让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
对于如此离谱的话,诸葛亮自然不信。
这个问题,周琦也不知晓答案。
若是按照原本历史,诸葛亮现在已经与自己的叔父四处漂泊了,生活并不算好,个子虽然高却显得比较瘦。
“无论是公子继还是子瑜之弟,都是朝廷未来栋梁之才,早点接触一下国家大事,也未尝不可。”
他先后对着刘备、周琦一礼,而后说道:“袁本初被大将军当头喝骂,或许是气血攻心,直接喷出一口鲜血,从战马上摔了下去。”
周琦却是说道:“你们也并非外人,就算玄德公有什么重要军情,也没必要瞒着你们。”
“袁军兵多,损失得起,我军兵少,却不能如此啊!”
诸葛瑾笑道:“三将军之言有理。”
对于周琦的领兵才能,哪怕张飞也颇为敬佩,自然没有出言反对。
彼时,刘备可就真的成了丧家之犬了。
可刘备坚信,现在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至少在袁绍的威胁没有彻底解除以前,周琦绝不会行此短视之举。
更何况,两人若不能勠力同心共抗袁绍,也不可能守住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