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影视剧中见过狼筅!”
“岛主说的这么详细,难道是想要我们制作和学习吗?”
“没想到戚继光还是个发明家!”
“是不是还有鸟铳?毕竟当时可是明朝啊!”
直播间的观众们趁机议论起来。
而在江南科普的时候,系统还找到了这些人物和武器相应的照片,并发布了出来。
尤其是江南所说的招式,甚至还有相匹配的姿势照片,完全可以跟着学习起来。
“其实,关于狼筅还有一个故事。”
江南笑着道:
“明朝英宗十二年,庆元六都的叶宗留在政和少亭坑银矿造反,朝廷派兵剿捕。”
“叶宗留一面派人到龙泉良葛山请来叶七当军师,一面筹集粮草,赶打兵器,准备迎战。”
“一天,叶宗留听说朝廷已经派张楷分兵从浙、闽两路围来。”
“可是,几千义兵的武器还只有一小部分。”
“他十分苦恼,闷头坐在门前思索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门口一个老太婆手举竹凳赶鸡鸭,把叶宗留的马惊得仰天长嘶,挣断绳子,落荒逃去。”
“叶宗留猛然一惊,立即叫来叶七,说:“我看武器已来不及准备了,这里毛竹那么多,不如砍毛竹,削尖后用来拒敌。””
“叶七笑笑说:“不知有用吗?”!”
“叶宗留说:“有用,刚才有个老太婆手举竹凳赶鸡,竟把我的战马吓得乱窜,官军都骑战马,用竹宪吓他一阵,亦可杀敌。”!”
“叶七想想,说:“也好,兵器以奇取胜。可是,竹器毕竟不硬,铁器要用水淬,竹器是不是可以用油淬,才能坚硬?不妨先砍几枝试试。”!”
“叶宗留听了后,立即命人试造。”
“工匠将竹笼制好后,宗留乘兴舞动一番。”
“一个斜刺,正巧刺到一截木头上,那木头被刺了一个槽。”
“竹宪一歪,又刺中了一条狗,那狗顿时倒地死了。”
“叶七看了,拍掌大笑,说:“用得,用得。”!”
“叶宗留就教部下大批制造,并取名“狼筅”。”
“没过多久,张楷围兵已到,叶宗留在车盘岭设下埋伏,一跃而起,大多数义军手举“狼筅”敲得响声惊天动地。”
“那些士兵没见过这样的兵器,都吓了一跳。”
“那些战马一听这声音,都前蹄仰起,把官兵掀落马下,顿时自相残踏,被义军杀得一败涂地。”
“后来,叶宗留自称“大王”。”
“就用“狼筅”这种土兵器与官兵周旋,一直打下福建、浙江、江西等好多州、县,把英宗吓得坐在龙廷上直打颤。”
“不过后来起义还是失败了,叶宗留也死在了万军之中。”
“第三,火炮。”
“明朝确实有热武器,不过戚继光给戚家军装备的火炮又称为“虎蹲炮”。”
“因为其射击的样子像猛虎蹲坐的样子,所以得名。”
“众所周知,明朝军队非常重视火器的使用,并专门成立了配备火器的部队“神机营”。”
“在与倭寇作战时,戚继光发现鸟铳与佛朗机使用起来缺憾极大。”
“鸟铳虽然精准,但是杀伤力太弱,而佛朗机虽然有杀伤力但非常笨重,不利于扛行。”
“于是戚继光便发明创造了“虎蹲炮”,比鸟铳杀伤力大,比佛朗机轻,便于携带。”
“并大量制造配备。”
“根据记载,戚家军车营火器比为百分之四十四左右,马营火器比为百分之四十三左右,步营火器比为百分之四十五左右,辎重营火器比为百分之五十八左右。”
“几乎每一样都占据了大明朝军队的一半。”
“其中以辎重营火器比最高。”
“而戚继光蓟州练兵编组的部队火器数量及比例,是同一时期全世界最多量,也是最高比的火器部队。”
“同一时期的欧洲正流行西班牙大方阵,单一大方阵规模相当于明朝的营。”
“单一规模的西班牙大方阵配付的火器比为百分之二十二左右,且还不含炮兵。”
“岛国战国大名是以备为基本战术单位,也是相当于明朝的营。”
“一个战国大名的备的火器比为百分之二十。”
“此时的全世界只有奥斯曼帝国的新军火器比约在百分之三十以上,还有得一比。”
“不仅如此,戚继光的最基层战术单位的车与队的人员编组与武器配备,可以搭配形成营阵,或是自我独立作战。”
“相比其它世界各国的基层战术单位,较注重大军阵的互相搭配。”
“独立作战的职能相对弱了很多。”
“这是明朝与其它国家在部队编组上最大的不同点。”
“除了兵器,戚家军还有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