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去一趟各种寺庙祈福,动不动的就是各种要钱!”
“佛祖:没钱!可以扫码!”
“反正我一直很喜欢道教,对佛教没什么兴趣!”
“俺也一样!”
观众们的戾气很重。
似乎并不喜欢佛教。
没办法,这些年来佛教的名声确实不太好。
一些所谓的方丈吃的大腹便便,挣得盆满钵满,开着豪车,住着豪宅,早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大家不需要这么极端,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是有真正的佛门中人。”
“比如:辽宁海城大悲寺的苦行僧!”
江南一脸严肃的讲解,道:
“辽宁海城大悲寺是国内唯一一所佛学正法传承的寺庙。”
“该寺戒律森严,僧团秉古佛陀戒修行。”
“现有僧众一百二十人,居士,也就是预备皈依或者自愿供养的人共一百人。”
“寺内修行佛法,自给自足。”
“大悲寺持戒修行,全体僧人,日中一食,不设小灶,出家师父和居士吃一样的菜,午后不再进食,包括茶水、饮料、水果等。”
“药品除外。”
“所有僧人依照戒律终身不摸钱,不储蓄。”
“寺内不设功德箱,为防止香客放钱,各处都立着禁止放钱的牌子。”
“不对游客开放,不得接受香客的赠礼。”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后,需外出“行脚”半个月。”
“行脚途中,托钵乞食,不乞金钱。”
“从辽宁出发,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多省市行程6000余公里,至今已有二十五年历史。”
“任路途雷雨交加,僧人因佛心永固,便不惧风雨。”
“我佛慈悲,众生平等,雨后蚯蚓跑到路上,僧人还会细心捡起放回草丛。”
“如果遇到动物尸体,僧人还会合力将其掩埋,并诵读经法,为其超度。”
“路遇信徒顶礼,法师会随缘开示。”
“如果遇到村庄,会托钵乞食,只乞素食,不乞金钱。”
“哪怕是家里的剩饭,他们也要,也会吃掉。”
“乞食不成,另换一家。”
“只乞七户,不计多少。”
“乞来食物后混合,由居士平等分配。”
“诵读供养文后,集体过斋。”
“若与大雨,则取伞过斋。”
“餐后休息一小时,法师与弟子席地而坐,互相说笑,共修共进。”
“顺便把脚上磨出的水泡挑掉,为之后的行程做好准备。”
“而他们的食物都是吃一半,留在原地一半,希望留下来的食物可以帮助真正肚子饿的人或者动物。”
“且按照他们的说法,吃掉乞来的食物,就要为这家人挡掉以后的灾难。”
“至于僧人的衣服破了又补,补了又破,补丁太多成了“百衲衣”。”
“行脚途中,不借宿百姓家中,只能在桥洞下、树下或者露天过夜。”
“因为要遵守头陀戒,僧人但坐不卧。”
“晚上十点休息,凌晨三点起床。”
“继续行脚,直至达到目的地。”
“而大悲寺每年只有四月初八和七月十五,举办法会,每次均有上万人参加。”
“遇上雨天,居士们穿上雨衣,继续拜忏。”
“师父不为所动,诵读经咒。”
“通宵拜忏后,数千人同时求受三皈五戒。”
“如遇有缘人,所有经像法宝均免费结缘流通。”
“建寺十几年来,大悲寺从一针一线,到三千多平方的佛殿,均由全国各地信众,如法如律供养所得。”
“有居士向当家师父反映:“某居士供养您们的棉被都是垃圾棉花作的,不保暖,而且不卫生。”!”
“当家师父回答:“僧人必须接受,不得更换,当知因果,除非在有居士发心给与更换,否则用坏为止。”!”
“遇到缺乏木材,则由僧众集体种植树木,等待缘分到来,继续干活。”
“大悲寺的僧人,都有着很高的文化修养,大部分是大学生。”
“当然还有其他职业,在出家之前有的是记者,有的是医生,有的是工程师。”
“有人问,如此折磨的修行,师父们为何始终坚持。”
“师父们笑而不语,因为他们相信,世间苦难的总量是不变的,而他们承受的越多,世人承受的苦难就会变少。”
“每年的徒步而行,就是在替世人承受苦难。”
“这就是世间真正的修行者!”
“这才是真正的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