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总共是三十四人。
姜小月最开始拿到的名单上是二十八人。
而剩下的这六人并非不跟集体一起活动,而是姜好义对他们另有安排。
首先,姜好义和姜木会随着姜小月他们一起于明日出发,带着种植队伍的主力军和第一批收割下来的菜前往寒城。
寒城门外,就是李家军的驻地。
第一批人会去检查那里的种植环境及需求,做开荒的同时,将不足的物资传回去,由第二批人带去。
这样可以省下往返的人力和时间。
还有……
姜好义他们现在所种植的大部分都是蔬果,小麦的数量并不多。
若是一次性采集的话,只怕会浪费得比较多。
分开采集是更为节约的。
而最后的省下的六人,姜正义是让他们继续在空城的这片土地上进行种植。
这片土地本就是开垦好的。
后续再种植起来存活率高,他们对这块田地的熟悉度也高。
虽然少了很多人手,但若是改种周期比较长的产物这些工作是能做下来的。
既不会荒废田地,还能补给一部分的物资送往寒城。
毕竟他们现在对于寒城是不是真的能种下这些植物,心里也没有底。
将所有的东西都收整完毕,采集的粮食已经统统装箱完毕,人员也已经按人头划分好了工作职责。
当第二日清晨,姜小月在城门口看见整齐划一的姜家队时,不由得再次感叹姜好义的经验丰富。
姜家队是姜好义给他们这个小组织取的名字。
灵感来源于李家军。
而他们领头的两人又正好都姓姜。
在职责划分上,姜小月觉得自己就好像是运营经理,而姜好义则像是项目经理。
倒还是挺科学的。
一行人浩浩荡荡上了路,若是赶得快,他们今晚便能到寒城。
路上没有发生什么不太平的事。
反倒是和姜好义聊了一路。
姜好义十分赞成姜小月想要养殖的想法,而在畜类的选择上,他更推荐鸡和猪。
他原话是这么说的,“鸡的养殖时间比较短,对地皮面积的要求也不高,若是地形很好,可以散养,出来的鸡肉更鲜美,如是没有很好的地形有个篷啊什么的,鸡肉虽然普通一点,但是却能长得更快。”
这一点,姜小月也是知道的。
放在现代就是走的鸡和肉鸡的区别。
但选择养殖鸡这一点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鸡的长成需要三个月左右,而鸡蛋几乎是及时产物。
若他们能做到养上个一万两万只的。
那岂不是很快便能改善将领们的伙食。
起码多了蛋白质的摄取不是么?
然后便是猪了,“养猪的周期虽然很长,但是猪不容易生病,产仔率也高,加上猪对于食物的需求很低,基本上什么都吃,这样可以帮助消耗很大一部分农耕时产下的附着物。而且猪的粪便还能用来给田地施肥。可谓是一举多得。”
姜小月对畜牧的经验知道得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