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就走啊,天气这么好,不做点好事也怪浪费的。
接着她就来到了临县城里人最多的地方——集市。
许久未出来晃晃了,竟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这集市的变化也太大了吧,尽是些她从没有在临县见过的玩意。虽不及现代网购的眼花缭乱,但也称得上是品种多样了。
正如董威所说,南平十县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后,各县的特色得到了很好的流通。
小到煤县的瓷铜器皿、桑县的刺绣布匹、南县的瓜果蔬菜、梁县的粮食糕点、寒县的肉类马匹、俞县来的渔货贝类,大到原县的贸易之法、临县的文学教育、梵县的宗教佛学、权县的治理之法。
就拿临县的变化来说,原来临县在集市的管理做得理做得并不好,既没有统一的管理,也没有固定的位置,通常都是一些百姓按照自己的需求随意摆摊。如此不光是影响了县城的风貌,更是不利于治安。
姜父姜母总在集市谋生,被小偷小摸的经历一只手都数不过来。
但由于这些摆摊的百姓丢失的物件都不是金额十分高昂的,又没什么线索可查,通常只能不了了之。
再看现在,临县的集市管理一看就是学习了原县的经验。
首先,是在商户密集的街道划分出集市的边界,在方便管理的同时促进竞争,从而让商户们自觉提高商品的质量。在集市街的两端安排了衙役站岗,集市里也有衙役巡逻,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姜小月被集市的新面貌迷乱了眼,一时竟忘了自己出门的目的是什么。
她看着摊位上红得发亮的冰糖葫芦,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
好想吃,但她没有钱。
她在董家基本上就是那种不用付房租的借住关系,还只能指望董家能给她仨瓜俩枣吗?
就算董家肯给,她也不愿意要。
她咽了咽口水,在心里反复地告诉自己“我不想吃”,但一转头就发现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串糖葫芦看着她。
这小女孩看着也就两三岁大吧,可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能从她的眼里看出“怜悯”。
“小盆友,你不要误会哦,姐姐不是没有钱,姐姐是不想吃哦。”
小女孩:“你骗人,妈妈说了,不可以骗人,想吃就是想吃,不想吃就是不想吃,但是你想吃我也不会给你的,哼。”
姜小月一头冷汗,她也没有要啊,难不成她还能抢一个小孩子的东西吗?
被一个小女孩看不起的感觉真的很不爽。
姜小月懒得和她多说,便准备要走,可刚转身衣角就被抓住了。
“干吗?”
“姐姐,我娘亲走丢了,你可以帮我找娘亲吗?”
好家伙了,小小年纪翻脸比翻书还快。姜小月指着自己,“我像个好人吗?”
“不像。”
“不像你还让我帮你找娘亲?”
“可是你想吃糖葫芦,我有糖葫芦,我可以用糖葫芦……诱惑你。”
什么?
姜小月难以相信从一个小女孩的口中会说出这种话。原来早熟是从古就有的啊。
她想要拒绝的,但转眼又一想这不就是做好人好事了嘛?便一口答应下来,“行,我带你去找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