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母赶紧打着伞跟上,“小祖宗你这是作甚,这么大雨非得生病不可?”
姜小月并未回答,只是继续低着头往门外走去。
她发现脚印在有屋檐的遮挡的地方尤为的清晰,而越是空旷的地方,留下的痕迹反倒是越淡。
看来是大雨不断冲刷的结果。
“爹,娘!我们现在就收拾行李。”
“现在?”
姜父姜母疑惑极了。他们住在山坡上,若此时出发,必定要夜宿山林。
时至夜晚本就会冷一些,而今日又是雨天,气温尤为湿冷。
小月儿这个刚从水里捞出来的身体,怎能经受住这样的寒冷?
再加上……
“小月儿,爹也知道越早走越好,但我们若是准备定居在其他地方,家中这财物还需时间去变卖,现在走是不是太急了?”
“爹,这大晚上的,你突然拿着这一大堆东西进城去典当,必定引起他人的疑惑,若这之中有许康的眼线,岂不是在通知他们?”
“那我明天一早去原县抵换?”
原县是临县不远处的一个小城。
两城共饮一条河流,生活习惯、风土人情都差不太多,贸易往来更是家常便饭,两县几乎是共生的关系。
“不可。今晚天再黑一些,我们就得走。”
“我们有必要这么着急吗?小月儿,若我们不做好充足的准备,日后的日子怕是会很难。”
“钱没有了可以再赚,若是命没有了呢?”
姜父姜母惨死倒地的景象再一次浮现在姜小月的眼前。
她指着地上脚印,“爹娘,你看。”
“这不就是你爹踩得脚印么,这雨天泥湿了,就会踩……小月儿,你是说……”
“没错,雨停之后的好几日,地面的泥土还会湿的,我们每走一步便会留下脚印,许康必定能沿着脚印找到我们。但若我们能趁着现在的大雨出发,脚印便会被雨水冲刷。”
姜母扯扯姜父的衣袖,“明晨雨万一停了呢……”
姜父没有再说话,转身就回屋开始收整东西。
桌上的饭还冒着热气,但却没有一人再去品尝。
待城内的宵禁钟响起,姜家三口的行囊也基本收拾完毕。
在姜小月的叮嘱下,他们放弃了所有大件的物品,只带了一些细软和衣服。这不光是为了尽可能地减轻脚印的深度,也是想要营造出家中还有人居住的感觉。
甚至在临走前,姜小月还在家中留下了2个点亮的烛火。
她心思细腻,设想周全,姜父姜母明显感觉到女儿有一些不同了。
可即使心中有疑惑,也只当是女儿受到了巨大变故之后求生心切。作为古人,他们怎能想到女儿的身体里还能换个灵魂呢?
当一切准备完毕,三人踏着月光悄无声息地离去。
姜小月带着姜父姜母并为直接下山,反而往山上走,山上落叶密集虽说更是路滑难走,但却是一条前往原县的近路。
“小月儿,咱这是准备搬去原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