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往常一样,二蛋在城里置办了好了货物,把从家里带来的东西卸下后,便驾车离开了。
三日后,苏青婉和秦瑶在醉月轩的门口,支起了两个大木桶,木桶里装的都是些粥。
虽然那日司马昭然说得委婉,但苏青婉明白,这是官府无力支撑赈灾开支了,在摊派任务,完成得好,在官爷们看来,是商户们该做的。
完成得不好,或者纯粹拒绝出力出钱,那以后就不用买鞋了。
木桶里装的并不是他们平日里常喝的粘稠白米粥,而是在糙米里边洒了几把大米,煮熟后装到了大桶里边,由醉月轩的伙计,分发给来领粥的灾民。
她们是不缺钱不缺白米的,但若只放白米,灾民们难免对其他的商户有所抱怨,她们以后还怎么做生意?
况且,官府也在施粥,打了他们的脸,那就更糟糕了。
往日来醉月轩吃饭的,多是些富商贵人,今日酒楼前多了些衣衫褴褛甚至还散发着臭味的灾民,那些人便不愿来了,大堂里冷冷清清的。
倒也不算多糟糕,之前推出的新菜品,可是让秦瑶赚了不少。
闲着无聊,便搭了两个凳子,坐在酒楼前,听那些灾民的故事。
“谢谢,谢谢,老婆子我都饿了三天了。”
第一个来领粥的,是一个老婆婆,她记不太清楚自己的年岁,只知道差不多快50岁了,有3个儿子,那日带着最小的孙儿出门,孩子被水冲走了,她怎么都抓不住,回家后孩子娘亲把她赶了出来。
说这话的时候,她的眼神有些呆滞。
苏青婉自问没有那个能力去解决这么复杂的家庭矛盾,只能让小伙计在她的碗里再添了一点儿粥。
第二位来领粥的,是一个抱着一个婴儿,还牵着一个小孩儿的妇人,看起来似乎还没有苏青婉大的样子。
“乖乖,快吃快吃,吃饱了咱们好上路找爹爹。”小孩儿似乎有些害怕,但着实太饿了,抱着碗喝了起来。
苏青婉一听,便觉得不对劲,给雨霏使了个眼色,小姑娘便走了过去,问道:“婶儿,孩子爹爹怎么了?”
妇人一看雨霏和自己的大女儿差不多的年岁,一下子便哭了起来,道:“那日雨来得急,屋子被冲垮了,他爹护着我们三出来了,再回去找老大时,两人一起被水给冲走了。”
“现在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啊。”
“婆婆本身就不待见我,我父母也反对这门亲事,是我硬要和他一起过的,现在我这日子,还怎么过下去啊。”
“婶儿你别担心,总归是会有办法的嘛。”虽然嘴巴上在这么说,但其实雨霏心里边也没底,毕竟她现在日子过得去,也都要依靠姐姐呢。
苏青婉向她招了招手,在她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婶儿,我们老板有个活儿,你干不干?苦是苦了点儿,但这几日能吃饱,老板给钱也爽快。”雨霏悄悄地在妇人耳边说道。
“我……”妇人原本是准备带着孩子去黄泉路上和丈夫团聚的,听到雨霏这般说以后,心中又犹豫了起来。
“娘,我还饿。”小孩拉了拉她的手臂,撒着娇说道。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