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转暖,新来的村民们也渐渐安定了下来,融入了莲花村的生活,暂且没有发生什么纠纷。
苏青婉规划了下,起码要种25亩地稻子,才可以保证交完粮税以后,自家有足够的口粮。
其余的地,则分别用来种红薯和辣椒,现在的气温还没有办法种植甘蔗,刚好可以让种完萝卜和白菜的地修养一段时间,免得伤了土地肥力,之前加工好的蔗糖,还可以用很长一段时间。
那些新来的村民,也很想种植红薯,苏青婉依旧开出了50株苗1文钱的价格,没钱的,可以像盼弟那样,打个欠条就可以了。
一时间,苏青婉在新村民中也有了好口碑,都在暗自感叹自己时来运转了,被官府分配到了这莲花村。
一想到累个三月半年后,也能顿顿吃饱饭,便浑身有了干劲儿,干起农活来格外的麻溜儿。
村民们有想种植辣椒的,苏青婉也给了种子,不过还是按照之前说好的那样,需要由她统一进行销售,利润还需要分她一半,需要签字画押作为凭证。
小黄牛已经快一岁半了,可以下地锻炼,练习下耕地了,但大牛很喜欢这个聪明通人性的小家伙,害怕累着了,便还是借了家的耕牛。
小黄牛耕上半天,老黄牛耕下半天,老少搭配,干活不累。
将近100亩的地,大牛和二蛋两个人显然是种不出来的,三狗还要上学,慧心要帮忙做香皂,村里其他人要忙自家地里的活儿,苏青婉便想到了那些新村民。
尤其是那些独户,两亩地,一个壮汉五六天也就耕作完了,闲着也是闲着,便打算招他们来干活。
有点事儿做,就不会惹是生非,挣点儿钱吃饱饭了,村里其他人也能过得安生点儿。
不然这种没老没小的人,若是没钱还没事儿做,看不见奔头,那可是一点就炸的危险分子啊。
消息传出去后,新村民激动万分,纷纷来到苏青婉家报名要求上工。
“一天30文钱,还管吃中午饭?”
“能吃点儿干的就行了,别的就不挑剔了,我这喝了一年多稀粥了,都快喝吐喽。”
“是啊是啊。”
……
人群中,有个熟悉的身影——大胡子的周大鸣,去年冬天有一伙人来村里闹事,领头的就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