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娣在莲花村住了三日后,二叔装了3袋子红薯,另装了10斤白米,怀里抱着一只老母鸭,跟着回了张家。
大牛有些不放心,想跟着去的,可是自家田地里的事情太忙了,便作罢了。
气温正在一天天下降,苏青婉害怕甘蔗在地里边被冻坏了,便让大牛请了些人,帮忙把甘蔗砍了回去。
“大牛啊,你家种的红薯是好吃,但这玩儿,有啥用啊,你种点儿高粱玉米,还能收点果实,这不纯粹就是个光杆儿吗?”
砍甘蔗的人有些不解,大牛说道:“我管种地,大姐让我做什么,准没错。”
苏青婉拿了些甘蔗,按照书上写的方法,准备先自己体验下制糖的法子。
没想到第一步就让她犯了难:榨汁?这里有没有榨汁机,怎么榨?
思考了一会儿后,她把目光集中到了做年糕的大石臼上,将甘蔗段放进去,砸成了渣状。
把甘蔗渣收集到了纱布里边,用力把甘蔗汁挤到盆里边后,再起锅熬煮,撇去浮沫后用大火煮至浓稠状,冷却后就差不多成型了。
第一锅,熬成了焦糖,有些苦味,虽然苏青婉觉得可以用来煮奶茶,但这个时代的人未必能接受。
第二锅,火力不够,没能成型。
第三锅,总算是可以了。
不过辛苦了半天,才熬了那么巴掌大一块红糖,效率有些低,苏青婉不觉有些气馁。
“你们尝尝?”
“甜,好吃。”
“嗯嗯嗯,糖葫芦都没有这么甜。”
“苏姑娘,你真是让我刮目相看,这等甜物,皇城里的贵族人家,也未必能每日食用。”秦昭轻尝了一口后,说道。
苏青婉之前弄错了一些信息:这个国家不是完全没有甘蔗和蔗糖,只是甘蔗只生长在最南边的沼泽地带,没有大规模人工种植,而且野外的甘蔗,出糖率哪里比得上现代人改良后的品种啊。
于是蔗糖就成为了极其稀有的食物,只有王公贵族们偶尔能食用,她一介平头老百姓,在商店里只能见到麦芽糖罢了。
就连麦芽糖,也不是每个人都吃得起的。
不过倒也不打紧,甜食能带给人快乐,只要能制出糖来,就不用愁销路。
“你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听到秦昭这么说以后,苏青婉把他带到了工坊附近。
“你家种了十几亩地甘蔗,要是都用石臼来打磨,效率是不是有些太低了?”
“是啊,我也在想该怎么改进呢。”
“嗯,我或许是有些办法,你等我几日。”秦昭思考了一会儿后说道。
“来,你们拿些回去,给老人孩子尝尝吧。”
“吃味道就可以了,扎直接吐掉。”
当天下工后,苏青婉给做粉条摘辣椒的女工、砍甘蔗的男人们各分了2截甘蔗。
“娘亲,这玩意儿不就是个玉米杆子吗?”赵寡妇的小儿子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但青姑娘说这是好东西,那肯定就没错,你们尝尝?”
“我错了,比玉米杆子甜多了。”
“娘,你也来试试啊。”小儿子说完后,把甘蔗杆子塞到了赵寡妇嘴巴里边,赵寡妇嚼了一口,确实,比她当初结婚时吃的喜糖甜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