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君阁下,请问你对现在帝国的制度是怎么看的呢?”
“什么意思?”苏珩无辜的眨眨眼睛。
“东君阁下,我这个人不喜欢兜圈子,直说吧,我觉得,郡县制不好,应该改为分封制才对。”
伏念放下茶杯,侃侃而谈。
“自古以来,不论夏商周,执行的均是分封制度,但嬴政陛下攻灭六国,实行的却是郡县制。”
“事实证明,郡县制不如分封制,自从六国被灭之后,已有十余年,天下虽太平,百姓却身处水深火热之中…”
接下来,伏念讲了一大堆郡县制的坏处,同时又讲了一大堆分封制的好处。
—讲就是—多钟头。
反正在他嘴里,郡县制那里都不好,分封制哪里都好,就跟现代那些说外国好的公知一样,把分封制夸成了世界上最好的制度。
不得不说,不愧是儒家的掌门,这嘴皮子果然利索,这要是没点阅历,说不定苏珩还真被他给洗脑了。
“东君阁下,您觉得我说的对嘛?”
伏念说完之后,认真的看向苏珩。
苏珩面无表情,却在心里叹了口气。
没想到,曾经在课本上看到过的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优越的争论,如今居然在现实中看到了。
严格来说,郡县制肯定比分封制要好的,毕竟后来建立的国家,基本上釆取的都是郡县制,分封制被逐渐的淘汰掉了。
但事情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M..
一种制度,执行久了,往往会有惯性,猛然间变成新的制度之后,往往会出现各种不适应情况
反正据苏珩的观察,现在的秦国内部各项矛盾都很尖锐,可能还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实行分封制。
君不见,现代历史上,取代秦国的汉朝,最终还是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使用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制度,原因不就是郡县制实行的效果不好嘛。
但问题在于,伏念为什么要对他说这些。
苏珩脑子转了一圈,没找到答案,含含糊糊的说道:“伏念掌门,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不懂啊。”
“呵呵,东君阁下何必如此谦虚。”伏念微微一笑。
“您身为帝国护国法师,本就有义务替帝国拨乱反正。”
“马上,嬴政陛下就要到桑海城了,不如到时候我们联名上书,一起向陛下建议分封诸位公子,你看,如何?”
原来如此?
苏珩顿时明白了伏念干嘛要对他说这个。
原来是想拉着他分担火力啊。
阴阳家虽然人数比较少,但因为擅长占卜,观星,祭祀,在秦国宫廷之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嬴政对阴阳家也是拉拢多过打压。
这一点,从苏珩这个外人可以掌握耗费无数民力制造的蜃楼船队就可以看出来。
伏念想要上书嬴政改革制度,看上了阴阳家的影响力,想要拉拢他是很正常的。
但问题是,苏珩为什么要掺这通浑水呢。
蜃楼船队的老大他当的好好的,万一因为这个事情上书惹恼了嬴政,夺了他的位置,那苏珩岂不是吃亏吃大发了。